他只是袜子没有放到你指定的地方,她却觉得他不尊重她;她只是没有没有在他下班回家的时间点准备好晚饭,他却觉得她不重视他。于是,一场争吵爆发,继而触发一串的情绪点。愈演愈烈。甚至冷战,甚至缘尽。
生活中,在亲情里,在爱情里,在友情里,类似的事情,一桩又一桩地上演,你方唱罢我方登场。
那么,这一件件,这一桩桩,真的是小事吗?又真的是大事吗?
没有人会无缘无故大动肝火,事出必有因。因在哪里?我们是否静下心去追根溯源?
这本书通过四个十分接地气的生活小故事给大家讲述分析了这些情绪一触即发的缘由,帮助我们洞见内心深处的情绪按钮,并对这些小事做了一个比喻,对生活的实质影响如一只蚊子,但由于它启动了我们早点的负面体验,所以我们感觉这件事如一头大象一般,压在心头,把我们的情绪瞬间引爆。
当问题被看见,问题如何去解决呢?不同的问题解决过程中,出现的冲突,又该如何去平衡取舍呢?作者也给了我们建议。不仅仅是理论层面的,还提供了相应的表格,让我们可以对其中的问题进行思考,然后做出评分,从而跳出主观,对自己有一个更加趋于客观的认知。
那是对创伤的看见。看见,觉察,方能疗愈,重获内心的平衡,体验一个更加喜悦的人生。
~~~摘~~~
引起情绪的不是蚊子,而是躲在后面的那头大象。
如果一个孩子没有安全感,他将很难与家人分离。如果一个孩子没有得到爱,他可能会觉得自己不值得被爱,从而难以在将来表达爱。
当下的情绪唤醒了旧时的感觉,激活了过去的应对模式,而这些往往是不合时宜的。
当情绪突然改变时,我们应该停下来想一想我们正处于什么样的状态,缺少什么,这对我们来说很重要。
当我们学会坦率地表达自己的敏感和脆弱时,对方才会有机会更好地理解我们,我们也能更好地理解他人的痛点。
我们总是试图让自己免受痛苦情绪的干扰,却很少去思考这些蚊子般的小事其实是我们内在需求受挫的提示。
最终要记住:对生活的满足感越大,就越不容易受到心理压力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