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女孩的梦
岁月的流逝很惊人,人都对于衰老、死亡存在一定恐惧,人类才加倍珍爱自己的生命和光阴,这是人的本能所在。任何人也无法逃避生老病死的规律,这是大自然中万物都无法逃避的。佛教认为:人是在母亲极其痛苦的孕育中产生的,注定了要在世界上经历许多痛苦的经历和事情。婴儿刚刚开始呱呱坠地的时候,离开了母亲子宫温暖的呵护,开始睁开眼睛面对这个陌生的世界,他开始对于这个世界先是好奇,然后是恐惧,再接着是哭泣。佛教说,人类死亡是对苦难最好的解脱,最后达到与世界万事万物融为一体。
氤氲的心情很难受,这是个非常懂事的女孩,为了一家人的生活,从小一直任劳任怨的,她小时候最大的愿望就是去城里读书,她非常爱读诗歌,她年龄不大。她最大的梦想是成为一个女作家、诗人。她特别喜欢泰戈尔的诗歌,在她读诗歌的时候,人家都说她有诗人的气质。一次班级的朗诵诗会上她读泰戈尔的诗:
……你已经使我永生,这样做是你的快乐。这脆薄的杯儿,你不断地把它倒空,又不断地以新生命来充满……
这小小的苇笛,你携带着它逾山越谷,从笛管里吹出永新的音乐。在你双手的不朽的按抚下,我的小小的心,消融在无边快乐之中,发出不可言说的词调……
如果能成为一个女作家该多好啊!给世界留下自己的名字,她崇拜女作家铁凝。她爱看她的文章,觉得那里写香雪生活的意境很美,读书的时候,她哭了几次,她听自己的一个伙伴说,作家都是多愁善感的情绪,才能写出美好的文章呢!她曾经庆幸自己比那个美丽的少女的机会多,有自己读书的机会,可是……,
生活中总发生些莫名其妙的事情,不久前她还在为班级不能读书的孩子操心,现在她却也茫然不知所措了。父亲说话的语气是决绝的,晚上父亲说话的口气来看不是开玩笑。这个顽固的父亲,凭他一个女孩子是无论如何不能说服得了得,昨天她和母亲说了这个事情,母亲很无奈的说:“娃子!你爹说的也未尝不是道理啊!都多大了,也该找个婆家了。”氤氲这个无邪的孩子以为跟自己的亲娘说说,或许能得到帮助,她失望了。氤氲的母亲是个很传统落后妇女,让氤氲的辍学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落后的农村,妇女是受中国传统封建男权意识压迫最多的群体。她们一旦和封建势力妥协其最大的后果是:成为封建男权意识最大的帮凶和维护者,比男性对于叛逆者的声音更为强烈和凶残。可怜的孩子只好把最后一根把救命稻草寄托在他们的老师身上。
铃声响过,初中生们像一只只快活的燕子飞出了教室,这个被他们戏谑为“渣滓洞”、“集中营”小天地,他们在外面这个广阔的天地展翅翱翔。孩子们陆续的离开了教室,步入初三的孩子,不比初一和初二的孩子们,他们将面临着巨大的升学压力,在这些农村的孩子的心目中他们并没有和城市的孩子一样梦想着考上大学,然后去实现自己美好的梦想。许多单纯的孩子认为只要是不在家里和父母亲们上山薅草、锄地、犁地、打药就是最大的幸福,正是带着这样的目的,使许多农村的孩子们在夜以继日的奋斗者、拼搏着。农村的孩子奋斗是凄厉和悲壮的。(未完待续)
桔彤,原名李彪,沈阳市作家协会会员,抚顺市作家协会会员,燕京诗刊签约诗人,作品先后发表于《参花》,《九仙湖文学》,《当代汉诗》,《呼伦贝尔日报》,《生活周刊》,《精短小说》,《辽宁青年》,《青年文学家》,《奔流》,诗歌《和盘托出》、《爱不释手》、《情书》先后在“南风杯”全国原创诗歌大赛、“骑士杯”全国诗歌大赛、“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中先后获得一等奖、二等奖、二等奖。迄今为止发表诗歌450余首,散文400余篇,热点时评300余篇,长篇小说1部《恬静安然,不染悲伤》(分上、下两部,50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