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 未尽善也。”
《韶》是舜帝时期的乐,相当于国乐,是赞美舜帝以德善治理天下得民心的,所以说《韶》尽善又尽美;《武》是周武王时期的乐,是周公所作,赞美周武王武力伐纣以安天下,这是这两首乐的背景。
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美通常是形容外在的,外在是和谐的,动听的,我们都称为美;善是指的内在的德行。孔子说《韶》尽善尽美。因为舜帝以禅让得天下,并且以德善治理天下,内在是善的,外在是美的,所以叫尽善尽美。
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周武王以武力得天下,伐纣以安天下。同样外在是美的,但是却未尽善矣,内在不足够善,因为是以武力得的天下。孔子谈这两首乐的对比,放在了八佾篇。八佾篇是讲礼的,那礼之根本是要修内在的。内在有仁德,外在又有礼,呈现出来是和谐的,才可称为尽善尽美。
很多人说儒家文化培养了很多伪君子,这实则是没有理解孔夫子的思想。整个八佾篇看似是在讲礼,实则都是在讲礼之根本,都是在讲修内在的德行。这是我们学习儒家文化非常重要的地方。
我们要做一个躬行君子,外在表现出来是美好和谐的状态,还要让自己内在有道德修养,这才是我们修行的方向。如果只是外在表现得很美,但是内在并没有尽善,就是华而不实,你会发现走不长久的。所以看似是在讲礼,实则都是在告诉我们修内在的重要性。我们要做到表里如一,如此才可长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