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读下来,本节内容较为随性;其他的各种展开,就不记录在这里了。
什么是阻止?
我用“阻止”来描述由政府或团体炮制出来的垄断。
这里要注意:
阻止的意思是约束,但。。。因为竞争的行为一定要受到约束,否则竞争带来的租值消散会灭绝人类。
所以这是为了区分了,因而:
本节要分析的,是政府或利益团体“阻止”竞争,因而把垄断权利炮制出来。
针对这一类垄断:
经济学的所有分析都说对社会的整体只有害,没有利。
对个人或个别机构当然有利,但对社会整体没有。
那为什么如此一致呢?
我认为最基本的只是一点:凭政府或团体阻止竞争而带来的垄断利益,是中国传统说的无功受禄!
就是说没创造价值,或者说只分蛋糕、不创造蛋糕,甚至是寻租了:
你的产出贡献不足以在市场生存,但因为政府为你阻止竞争而获利,是无功受禄。
或者你的产出贡献足以生存,但政府授予垄断权使你的收入增加,也是无功受禄。
但最终获益的哈,虽然作者没说的那么绝对:
主要是政府或团体,也算是无功受禄了。
以及其中的key person了,想一想,最终为啥那么多落马的。。。
这引申出另外一种情形,其实是变相收税,是官山海、以及汉武帝创造的盐铁专卖的延续:
政府往往授予自己垄断权,增加政府的收入,因而可以减少抽市民的税。
作者说:
这是偷龙转凤,误导市民。
虽然:
政府服务社会需要有收入,因而算不上无功受禄。
典型的例子包括:
计程车牌照。。。
土地使用的垄断权。。。
货运码头的海域垄断权。。。
汽油供应抽高税。。。
作者以香港举例:
把这些政府的垄断收入化为税看,香港中层人士的税率比美国高。
这是在算“综合税负”了 —— 对应的,就是在算政府的“综合所得”、广义财政收入了(当然还要加上国企盈利等)。
说到了牌照,其中的关键点是:
政府发牌照有好些原因,而发牌不一定有限量。
不限制数量的:
只为鉴定谁是负责人,或作为减低讯息费用的资历陈述。。。
换言之,发送信号或者打个logo,只是为了降低沟通成本的话,那当然是可以的 —— 这在经济学角度是减少讯息费用,财务上体现为减少销售费用或提升定价空间。
但要注意:
好些时,限量是通过提升资历或条件的要求,以保护顾客利益为借口,掩盖着以牌照的限量来增加持牌垄断的收益。
例子很多:
- 上文提及的计程车牌照
- 作者提到的美国药房的药剂师认证,以及
- 众多的会计认证,ACCA/CPA/AICPA/HKCPA/CMA/CIMA... 全世界的会计师认证,其版本多的你傻傻分不清楚
- 其中,在CFA上体现的最明显了,不然为啥一定要限制通过率呢?
当然,不是所有的牌照都是坏的,有的是防止租值消散的 —— 比如竭泽而渔、焚林而猎,都是一种租值消散:
狩猎野生动物有牌照及猎物的限量。。。不限量猎者可能把野鹿杀清光。
那么医生呢?
医生应否以牌照限量大有争议。
凯赛尔一九五八年在《法律经济学报》发表的是难得一见的好文章。。。
文章还没读,但可以猜测:
- 医生面对的是病人,生死攸关,还是需要专业性的门槛,虽然门槛就是排除竞争 —— 但两害相权取其轻,是一方面了
- 另一方面,学习曲线肯定是存在的,如果牌照只是降低讯息费用,医生太多而天天无法接单,生疏了咋办?医疗事故会不会增多?以及
- 手术等诊疗毕竟复杂,需要医生与医院、设备之间的熟悉等等
所以,针对垄断这个话题,经济学家很可能:
barking up the wrong tree....
应该要意识到的是:
除了政府或团体阻止竞争带来的那一类,其他所有因由归纳起来只一个:人类要不断创新才可以活得好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