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已经到半夜,我躺在床上,听到楼上别人家的空调外挂机嘀嗒的滴水声,犹如天降雨露;窗外传来一阵阵鸣蝉声,竟然夹杂着青蛙的叫声。竖起耳朵仔细听,全然没有蛙声——原来这蛙声竟是我的幻听。
是呀,我现在所处的位置是祖国的北部,哪来的蛙声呢?可是,我居然享受这样的幻听,因为这蛙声,似乎能让我感到,我依然在家乡,或者说,我依然还是那个懵懵懂懂的少女。蛙声似乎能把我带回到20多年前。
在那漫长的初中和高中生涯中,最让我难忘的,不是拿到好的成绩单,也不是接到录取通知书那一刻(已经忘了当时的情景了),而是一个人在房间里挑灯夜读,休息时间打开房门,走到院子里,独自做各种运动的场景:跳绳,立定跳远,还有自己发明的小游戏。在那宁静的小山村的夜晚,陪伴我的只有广阔的田野,以及田野里呱呱的蛙声。
那时候听到蛙声,总会对外界有一种向往,幻想着自己能走出小世界,融入大千世界。也会想起辛弃疾的《西江月》。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听老师讲,蛙声代表丰收。
记得自从上中学开始,我没有跟爸爸妈妈住在一起,白天跟父母和弟弟一起吃饭,晚上跟爷爷奶奶住。
当时我家住在村子的中间。每到晚上,家里就聚满了很多人,有的聊天,有的看电视,每天都是热热闹闹的。
为了学习不被打扰,除了周六外,我每天晚饭后,要走10分钟的路,到爷爷奶奶的住处去写作业。
那时爷爷奶奶的住处是伯父伯母新盖的楼房,他们一家都住在城里,这一栋房子就显得空落落的。
房子在村子的边缘处依山而建,屋后靠山,房前则是空旷的田野,房子的西面还有一条小河。
爷爷奶奶晚上通常很早就睡觉了。所以这栋房子就是我一个人的小世界:在这里,我把每天的学习计划安排得井井有条。包括什么时候完成作业,什么时候预习、复习哪一门功课,以及什么时候做运动。都安排了进去。通常学习半小时,休息五分钟,类似于现在流行的“番茄工作法”。
我每次打开房门,听到外面传来的青蛙的声音,都会倍感亲切。因为在这宁静的乡村夜晚,陪伴我的只有天空、大地、空旷的田野,还有哪些不知藏在何处的青蛙们。
我喜欢这些青蛙的叫声,听到青蛙的叫声,我就会想象憧憬未来,并且与我当时的学习成绩,考一个好的学校不成问题,那时天真的以为,能上一所好高中就能上好的大学,上了好的大学就会前程似锦。
20多年过去了,我也如愿以偿上了一个差不多的大学,但并没有因此顺风顺水,飞黄腾达。依然过着苟且的生活。表面上过的还不错:不用每天挤公交去上班,有爱我惯着我的老公,两个可爱的宝贝女儿。没事时听听书,做点运动,写点小文章,心血来潮时就录两段音频发布到网上。看起来一副佛系的生活。
然而,有时候我会忙到忘了吃饭,会因为没有时间给孩子做饭感到内疚,有时候追热点追到情绪低落。
说起追热点,记得某一位写作导师曾经说过:“当下追热点的人才严重缺乏,某平台年薪二十万招主编,但是没有一个主编能坚持超过一个月,因为追热点实在太累人了。
为了时效性,只要看到热点,哪怕是不睡觉,也要把你的文章赶出来。
一开始我跃跃欲试,后来却放弃了。追热点之人应该要像演员一样能快速的入戏,也能快速的出戏。而这些恰恰是我做不到的。
我追热点,追着追着就陷进去了,不能像演员一样,我能入戏,但出戏却很难。
比如前段时间看到林生斌的热点,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保姆纵火案到底跟他有没有关?网上流传的那些诡异的事件,到底是真是假?可惜我不是侦探,对整件事情的了解也仅仅只能从网上得知。
一颗想要得追求真相的心又难以放下,对于人性善恶的思考,却是陷入“剪不断,理还乱”的境地。
热播剧《千古绝尘》的热点,我一方面被原著作者的文笔打动,而后又醉心于小说中虐心的千古绝唱的爱情故事。还在为剧中人叹息和遗憾。
又如追到14岁的奥运冠军全红婵,为他的父母的三观折服,而后又开始思考自己的教子方式………
这些毫无关联的事情,在我脑海里不停的打转。然后又想到了我的伯母。那个曾经爱我关心我的伯母生病了。当前的疫情下,我是否要回去?是独自回去,还是带着孩子们回去?做事不愿拖泥带水的我,现在却犹豫了。
回到蛙声,又想起那个我曾经想要拼命离开的家乡,现在成了我魂牵梦绕的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