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防御概念是精神分析人格诊断的核心要素,分析师在诊断人格类型时,即是指明了个体惯用的特定防御方式或特定的防御方式组合。可以说人格诊断实际上是个体惯用防御方式的简称。
2、人的痛苦,源于对痛苦的抵触,所谓的趋利避害。治疗即是寻求最初导致不良防御的情景,使患者对这种情景的体验意识化,从而削弱这种体验的负性作用,改变防御,更好的适应环境。
3、防御的功能:
(1)、回避或掌控那些强烈且恐怖的情感,通常是焦虑,但有时也可能是极度悲痛、愧疚、嫉妒及其他错综复杂的情感体验。
(2)、维护自尊。
4、防御的影响因素
(1)、气质
(2)、早年经历
(3)、模仿或受教于父母及其他重要客体的防御方式
(4)、使用特定防御后的获益
根据动力学理论,个体潜意识水平上对防御方式的选择应用实际上是一种“越权使用”,即儿童期应对创伤情境的习得性防御一旦固定下来以后,就会对各种刺激产生类似的反应。
5、防御的含义
(1)、工作于意识之外
(2)、其发展与儿童的自我成熟度的发育一致
(3)、正常人格中的组成部分
(4)、应激情境会增加防御的应用
(5)、有助于减少消极情绪
(6)、受非自主神经系统的支配
(7)、过度使用可出现精神病理现象
6、自主神经又称植物神经,是内脏神经中的运动神经,是支配内脏肌肉运动以及腺体分泌的神经,不受人的意识控制。运动神经,又称非自主神经,是支配躯体肌肉中的传出神经纤维。
一、什么是自主神经?
自主神经系统是调节内脏功能活动的神经系统,又称为内脏神经系统,自主神经包括内脏传入与内脏传出神经,自主神经包括交感与副交感神经两部分。自主神经也属于外周传出神经系统的一部分,能够调节内脏和血管、平滑肌、心肌和腺体的活动,也称为植物性神经系统,不随意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的中枢部分也在脑和脊髓内。
二、什么是非自主神经?
非自主神经系统有很多,主要就是说不受人体意识控制的生理动作,比如,胃的消化系统,和心脏的跳动,以及胆汁,以及荷尔蒙的分泌等,在我们的日常生活,比如手脚的肢体动作,眼睛的闭合,这些都叫做非自主神经。
综上所述:自主神经是调节内脏功能活动的神经系统,非自主神经主要说不受人体意识控制的生理动作。
7、原始防御以混沌的、边界不清的形式存在于个体的感觉、认知、情绪和行为之中,而成熟的防御则能够调节思维、情感、感觉、行为,及互相之间的特定转化。
8、原始防御的两个特点:
第一,缺乏现实检验能力。
第二,缺乏对自身之外事物的独立性和恒常性的鉴别。
所谓原始性防御,即婴儿本能地感知世界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