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每个人一生中都有难以忘却的往事,不管是痛苦的还是幸福的,都被尘封在记忆的最深处。
袁珍是在我离职后离职的,她离职后,整个商管公司正式走向没落,王岗和雷宇也在机关算尽后以狼狈收场,谁也没有料到,这场繁华盛宴会这么快落幕,连两年时间也不到。正应了那句:眼见它起高楼,眼看它宴宾客,眼看它楼塌了。
我提出离职后袁珍还在职,她那时过来项目,说是雷总说,如果你实在在这边待得不开心可以去我所在的项目,我无力的笑,冷冷的反问:“谁说我在这边不开心了?我现在,高兴的很!”
“那你为什么辞职?”
我轻蔑的说:“不过是一份工作而已,来还是去,是我的自由。”这颗“过期的糖”又怎么能弥补深入肺腑的苦?在我最最需要的时候没吃到它,现在即便双手奉上,又有什么意义呢?
一个月后,也就是我将要离开的时候,店面生意依然无法起色,姜店长颜面挂不住,也主动提出了离职,当然这段时间她没做任何的努力,但也因为背景的关系,上面的人都要给她几分薄面不敢轻易开罪,包括雷宇,如果说李雯的靠山是雷宇,那么姜店的靠山就是总部的高层,是雷宇的领导的领导,虽然她在职位上是雷宇的下属的下属,但他们却不敢对她有丝毫的怠慢,凡事,都得看人家脸色行事,这地方对于她来说,就跟过家家一样,用不着遵守我们所遵守的规则和制度,人家觉得好玩了就留下,不好玩了随时撤离,不过是拨冗莅临而已。
我离职后听说,又来了个初出茅庐的小年轻,依然对咖啡一无所知,甚至是她大学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听说是王岗亲戚家的孩子,芳龄22岁--别的空降部队就算没有咖啡经验,至少有工作经验,于是底下的员工更加叫苦不迭。
后来的事,我在前面已经赘述完毕,中间一晃多年,我再也没有这么卑微、大胆、热烈的爱过一个男人,我甚至曾一度以为:我再也不会爱上一个人了,直到四年后,我遇见了冯滔,我以为他会填补雷宇带给我的遗憾,却没想到,他以更尖锐的方式,把我这么多年努力掩埋起来的往事重新挖出来,让我再次面对那个可怜又无助的自己。
我和他,我们差了整整7岁,彼时,我已经在一家连锁咖啡店任店长一职,在日复一日重复的平庸生活里试图寻找突破口,这时,冯滔出现了,他穿着一件黑色衬衣,理了寸头,填完面试表后由店里的小张引到我面前,我坐在店里客人较少的角落,接过他手中的面试表,示意他落座。
97年的小男生,看起来白净能干,在简单的了解了下他的个人履历后,按照咖啡厅一贯的标准,无论面试者说的多么天花乱坠,都要先进水吧台用实力证明个人技能,而他也不负所望,从磨粉、拉花、到卫生清洁,整个流程流畅、又一丝不苟干净利落的走下来,不但让人看着赏心悦目,而且拉出来的花也很别致,咖啡的口感更是细腻绵密,一杯喝完,花还在杯底久久不散。
我当然很满意,上个咖啡师已经辞职一个多月了,目前在岗的咖啡师就只有两个,要是其中有人休假或是节假日,人手根本不够,关键时候就需要我去替补,导致无法分身去做别的事,就连每周的例会也无法参加。中途面试过几个,不是技能欠佳经验不足,就是来个一两天就不来了,实在令人头疼,冯滔的到来,无疑是一场及时雨。
“如果没什么问题的话,明天可以来试岗吧?”
“现在就可以。”他的回答出乎我的意料,倒令我怔了一下:“也行,那我就按照刚才跟你谈的薪资按小时给你计薪。”
“好。”
我很少见到这个年纪的人这么看重工作的,他不但精明能干,对待工作也是一丝不苟,很是专注负责,他用心钻研,从不抱怨,久而久之,自然扛起了水吧台的一边天,仅用两个月时间,因着他个人出色的工作能力不容忽视,我这边向上面领导反馈,经过上级批准,让他做了水吧台主管,也以为这样一团和气的工作氛围会一直持续下去,但我的人生,总是会在关键的时候被折断,我总是重复不断的破碎,又重振旗鼓的愈合,反反复复,如同日升和日落,如同月缺和圆月,周而复始,没有着落。
工作也好,感情也好,无可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