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解读】
确定素养表现,说明为什么是这些表现?从学业质量标准出发,结合单元目标,确定任务,
文献调查:增加”素养表现“、”不同版本“等关键词
注意:思考的完整性
问题:这个单元的素养表现到底指向于什么?
空间观念、推理能力(初中涉及)、应用意识。关于应用意识,“从三个面观察”,可否衍生到未来比如工程上的应用结合起来。
首要是空间观念,它的内涵和二单元的课时内容十分契合;其次是推理意识,空间观念的发展中会涉及到学生的推理过程。要体现教学评一致,是否能尝试在二单元里把核心素养的水平拉通,可以把空间观念分为以下几个水平:水平一(能够根据特征抽象(改成“辨认”)出几何图形【同一个物体可能有不同的图形,学生可能能抽象出不同数量的物体】)水平二(根据特征想象出物体)水平三(想象并表达物体的空间关系和位置)二三的位置是否应该调换?
改:水平二(如何解释,就要抓住关键特征来进行描述,找到实物和几何特征之间的关联)水平三考虑保留(有的学生的空间观念远远超出了教材要求,是否可以实物还原)
思考:水平0的划分(不能根据特征辨认出实物图形)水平1(能辨认)水平2(是否能用数学语言表达)水平3(还原)附上对应的学生作品。
推理意识部分,水平一(依据表述推出空间位置)水平二(对自己和他人的推理过程给出合理解释)
疑问:推理能力和推理意识的区别?
本单元是从三维到二维的转化,素养表现本身不是对立的,往往是融合的,集中在主要的素养表现。空间观念毋庸置疑,从立体到平面图形的抽象过程中会涉及到推理意识,教学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让学生把所观察到的画下来,涉及到几何直观,但是不多。聚焦空间观念和推理意识,
空间观念:哪些表现算是达到了水平一//?不仅要判断水平,还要有对应的具体表现。水平0也是存在的。
水平一:不一定是错,看到的不同面可能对应不同程度的结果。
对水平本身进行界定的时候,语言要更严谨,增加核心关键词,
思考:这个单元内容承接了前面的哪些内容,对后面的学习内容有哪些帮助
一年级学习抽象的时候,通过拓印留下了长方体的一个面,三年级的盒子也是长方体,但是看到的一个面上有一个关键特征“有一个开口”,关键特征是判断从哪个面去观察所得到的,为什么这个内容简单,因为学生的经验充沛,在经验多的基础上,我们要进行数学本质内容的教学。
重新整理思路:昨天我是从板块、学段到课时来分析,结合课标。今天我可能会倒过来,先从每个课时出发
学情分析不能少:学生维度(已有的经验、调研数据(问题设计))、教师维度(经验丰富和经验欠缺的老师的教学策略)
任务:1-图形与几何部分内容梳理(思维导图、包含五单元、内容+素养表现);2-辩证看待发出的纲要,完成纲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