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解读】
要求解读:研讨内容包括二单元《观察物体》、五单元《周长》,北师大版二单元只有两个课时,如果要做大单元教学,怎么整合?具体涉及到的知识点、核心素养如何发展和形成……观察物体在一下和三上都是以观察实物为主,第一学段到第三学段,总的来说是从一维、二维到三维的变化,观察对象、观察角度都在发生变化,在第二学段中有一个重要的部分是“还原”。研讨计划:独立思考(教材解读)-小组讨论(二单元教材的框架)
任务说明:第二单元包括教材解读+图谱,图谱有什么要求?
图谱首先要表达清楚本册知识、教材地位、知识板块之间的关联以及图谱的呈现形式。本单元内容要做大单元解读,要找到知识之间的连接。
本单元的任务要呈现的是单元知识的教材分析和图谱。已有经验是从三个板块去做,第一理解单元的素养目标,从课标、本单元知识、不同版本教材对比;第二是确定学生的学习起点,进行前侧调查;第三优化单元教学设计,把整个单元的学习目标和课时安排设计出来,并且说明为什么这么设计。
一共有5个小任务,我们承担3个,大单元的整合与解读是霍森斯小学负责。区上的教研目的,从区域发展的角度,各个学校沿着教学平评一致性做教材解读。目前的课程、课堂教学和教研怎么做?高新区基于《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方案》行动方案,高新小数希望推出一个模版,已有经验是做了大纲解读,目前要拿出新的大纲解读。聚焦在图形与几何部分,三年级涉及到两个单元,二单元虽然内容比较少,但是整个出发点要从图形与几何板块出发,所以重新解读的话,带着批判的眼光审视已有图谱,在此基础,拓展到二单元和五单元的内容,找到对应位置继续深挖找到图谱,再往下做一个纲要,一定是以课程标准为准,紧接着涉及到每一课时如何落实,每一课时的解读要结合每一册的目标、学业质量标准、问题串的设计和解读。需要系统的思维,需要把这样的思维带入到课堂教学中去。在没有把目的读透的情况下,必须要有自己的思考,向内出发,如果在已有标准之下去思考,会缺少自己主动、个性化的思考。为什么让年级备课组来做,目的是促进整个年级组的发展,进而促进数学组的发展。参照已有模版,做出三年级的图形与几何的纲要解读,涉及两部分(二单元和五单元)。任务包括纲要(二单元和五单元)、图谱、课时解读(二单元为主)、《周长》一节课(呈现第一节课,需要在大单元角度思考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