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外界刺激而产生的一时兴起或因好奇而短暂性的喜欢,都不是真的兴趣。
兴趣源于体验到自己的劳动和成就,感觉到智慧的力量。
兴趣的第一个源泉、第一颗火星,就在于教师对上课的时候要讲的教材和要分析的事实所抱的态度。
备课的时候,总是努力思考和理解那些接合点和线索,因为只有抓住这些思想的交接点,才能在认识周围世界的真理和规律性中揭示出某种新颖的、出人意料的东西。
兴趣并不在于一眼就能看见的东西,而在于认识深藏的奥秘。
兴趣的源泉还在于把知识加以运用,使学生体验到一种理智高于事实和现象的“权力感”。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在儿童的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
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地扶植和巩固学生想要成为发现者的愿望,并借助专门的工作方法来实现他的愿望。
让学生在发现中感受知识的力量,感受求知带来的强大刺激。
学生的整个身心都欢愉起来,觉得自己就是知识的驾驭者,自己拥有无穷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