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语堂先生《生活的艺术》之人类的快乐属于感觉篇章,着实被林先生不加修辞的语言逗笑了,他说,一个人大便通畅,就觉快乐,否则就会感到不快乐,事情不过如此而已。这略显“粗俗”的用词,也只有林先生这样的大师级使用了而无人说不妥吧。
他写“金圣叹之不亦快哉三十三则”,原来快乐就在我们身边,快乐就是生活中的一些小琐碎而已。比如:于书斋前,拔去垂丝海棠紫荆等树,多种芭蕉一二十本。不亦快哉!子弟背诵书烂熟,如瓶中泻水。不亦快哉!推纸窗放蜂出去。不亦快哉!看人风筝断,不亦快哉!还债毕,不亦快哉……
当今大好时代,我们若是这样寻找快乐,何止三十三则,三百三十三则也不在话下呀。但却很多人得忧郁症、焦虑症。我一精神科朋友说,她们医院病人从无淡季。年龄从初中生,到六七十岁老人。大家都怎么了呢?感知快乐的能力为什么如此欠缺呢?
很多人的眼睛所及,是蓝天上的乌云,而屏蔽了湛蓝。是河流中的污泥,而屏蔽了潺潺清水。是树根部的落叶,而屏蔽了风中摇曳的绿色。他们选择性地看“黑暗的”“灰色的”,把“明亮的”“艳丽的”当做趁景,把它们当成理所应当的存在。他们觉得阴暗的才是真实的,光明不过是假象。觉得丑陋才是真实的,美丽不过是夸张。
看来,林先生说的没错,快乐属于感觉,世人视觉所及皆“抑郁之象”,不得抑郁症才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