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衣服是大多数女人喜欢做的事情,我也不例外。我买回来的鞋子和衣服经常是放在家里没有穿的。有一次,我一个人去宝龙买鞋子,花了一千块买了两双鞋,这两双鞋加起来穿出门不到5次。这表明,我不喜欢这两双鞋子。那么我不喜欢我为什么要买?因为,店员一直给我洗脑,让我改变了自己的想法,勉强买下了这两双鞋子。不单是这两双鞋子,我家的半个衣柜放的都是我不太喜欢的衣服。看完《强势》这本书,我恍然大悟,我屈服于他人的强势,没有遵循自己内心的想法。当销售员跟我说,这是今年的流行色,很好看的。这个衣服你穿起来很合身,可以带一件(实际上不是)。每当这时我就会动摇,改变自己的想法,买下这些我不太喜欢的东西。
我们经常会被别人的意愿绑架,做出很多自己都很不喜欢的事情。人生很短暂,我们应该坚持自己的想法,只要我们不允许,就可以不受别人的操纵。这本书分享了强势的十大法则以及七大强势语言表达技巧。
强势的十大法则:
1、你有权坚持自己的行为、想法和情感,并对产生的一切后果负责。
2、坚持你要做的,不必解释。当别人将自己的意念强加在你身上时,比如“这件衣服你穿的很好看”,你不喜欢,可以直接说“嗯,我不喜欢这个款式”。无论别人说什么,不喜欢就是不喜欢,不必和他多做解释。
3、帮不到别人,也不用内疚。比如你在商店里维修东西,店员说:你挡到后面的顾客了,其他人也要买东西。 实际上店员想把一种无形的责任甩手给你。 这时候,你一定要清醒,坚定自己的立场,可以说:是的,我挡到其他客人了,我认为你能很快处理好我的投诉,让我满意,否则他们就要等更久了。
4、人生的现实就是,每个人都必须面对生活中的种种问题,并学会自己解决这些问题。
5、你有权改变想法。你可以根据情况改变自己的想法,不喜欢就是不喜欢,不要受他人的引导改变自己的想法。
6、犯错不可怕,但要承担后果。不要为错误说“道歉”的话,勇敢承认错误极其带来的后果,这样更有利于推进事物的解决。
7、你有权说,我不知道。当别人以“如果……你会……”、“要是……,你会有什么感觉”、“什么样的……会做出这样的事情?”你有权说不知道,这样就不会陷入他人的操纵,
8、要与人交往,但不要刻意讨好。别人要求你做不喜欢的事情,直接拒绝比想一大堆的理由更好。
9、你有权做出不合逻辑的决定。
10、你有权说,我不明白。当有人说你缺点或做的不对的地方?例如,我觉得你一直打游戏不好?我觉得你的衣服不好看?你可以说:我不明白为什么打游戏不好?我不明白我的衣服哪里不好看?这样可以进一步帮助对方说出他的诉求,促进双方解决问题。
11、你有权说,我不在乎。别人会觉得你应当完美,应该被改善,很多人对自己要求不高,对别人真的是吹毛求疵。但是我们根本不在乎他们说的那些细节。这时可以说:我明白,我应当……,但是我不在乎这些,还是让我们想想有什么折中的方法吧。 别人觉得你应该做的事情,很多都不是你自己认为应该做的事情。
强势语言表达技巧:
1、“我是一张坏唱片”。无论别人说什么,坚持自己的观点。比如,有个推销员说:这个报纸很适合您的孩子阅读。——谢谢,我不感兴趣。接着他可能会接着说,现在有活动,特别优惠。——谢谢,我不感兴趣。不管他说什么,你都破罐子破摔,告诉他你不感兴趣。
2、可行折中法。“我是一张坏唱片”告诉我们要坚持观点。有时,对方真的不能接受,我们可以采取折中的方法,来达到我们的目的。比如,你去买菜,你说老板,便宜一块钱吧。老板死活不肯,那咋办?老板,送我两颗葱吧。很多老板就答应了。
3、自由信息法。懂得倾听,听别人的观点。这样有利于进一步增加对对方的了解,只有这样菜不容易被他人掌控。
4、自我表露法。懂得表达自己的想法、信息。我觉得这个不好……;我不喜欢这样……
5、迷惑法。强势告诉我们不要受他人的思想掌控,这是不是意味着当遇到别人的批评指责时,我们要熟视无睹,坚信自己没错呢?不是这样的,我们应该客观对待别人的批评。要让别人对我们的批评更加显现出来,这里介绍了迷惑法,就是肯定他人说出的事实,或者可能存在的事实。比如,你今天穿的衣服真的很难看。——恩,是吗,它可能看着是有一些不是合适我。我觉得这样做有一个好处,可以先缓和双方的情绪,每个人都需要肯定,稳定情绪才有利于引导对方进一步说出对我们的客观看法。
6、否定决断法。这个方法通俗的说就是承认自己的错误,引导对方与自己共同去解决问题,而不是陷入对方的指责。比如,我有一次做海报把老师的名字打错了。我和馆长说:是我的错,没确认好名字,现在我们该怎么做去弥补这个错误。
7、否定询问法。每个人的处境、遭遇不同,当受他人评论时,你可能会一头雾水,为了让评论进一步逼近事实,你可以用,“我不明白……有什么不好”。比如,你的衣服真难看。——是吗,它可能看着是有一些不适合我,我不明白到底是哪里不好看呢?——你的裤子太难看了。——我的裤子看起来是有点太过宽松,不太适合我。还有什么不好的地方吗?
看完这本书以后,我把这种沟通法挪到我的生活中做了试验,1、有一次常青藤爸爸公众号放了一条没有给孩子打马赛克的视频,批评儿童审美成人化,家长要注意引导。他的初衷是很好,我觉得把孩子正脸放在文中,完全没做处理是很不对的行为。我就在公众号下面也给留言,这样没打马赛克,对孩子不好。收到了他的官方回复,说微博传的到处都是,你没看微博吗?——我还真没看微博,微博上传,我们公众号就应该毫无遮挡地转发吗。这样对孩子不好。——我们没有原视频,没法对孩子进行处理。——恩,你们没有原视频对孩子画面进行处理,这样转发出来,对孩子的影响不好 。后面他就没有再回复我了,我觉得我应该建议他把视频下架,或者采取一个折中的方法来降低伤害。这次对话唯一的感受,虽然隔着屏幕,我脸红心跳,但是坚持了自己的观点。2、在淘宝上砍价15块。给儿子买鼓,还价30元,老板坚持不还价,我坚持砍价。最后按照他的优惠券比例400减20,我跟他说,我买300的鼓,你要便宜我15,他居然同意了,省了一块蛋糕钱。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