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起来平淡,甚至有点“丧”的一天,也能挖出一些“闪闪发光”的脚印。今天如此,人生也如此。---2022.1.12
晚上十点多孩子才拿过来共写本,情绪不高,打着哈欠,有点困了。上面只画了几个铁蹄印,取名《雪中脚印》,成就事件那里是空白,抄写的是诗的第一句。她说,音频听了2遍,不太懂,今天也没有什么成就感。(白天因为忘记带数学试卷,被老师要求打几次电话让家长送去,可能自已觉得做得不对,所以感觉心情也是无彩的。)
我先陪她找了这首诗的视频,百度百科讲得很抽象,但第二个视频拍得挺好,配有影视剪辑,讲了苏轼和弟弟与渑池以及老僧之间的一些渊源,然后我们一起重点学习了“雪泥鸿爪”的意思。听完后,她在图上添加了鸟和鸟的脚印。这样就有了2个成就事件,学会了难学的古诗以及一个成语。接着就和她讨论了关于忘记带卷子这件事,我知道这件事对孩子是有负能量的,不疏导会长“结”,我们讨论了这件不太愉快的事情背后有没有收获呢?如果她没有用对求助的方法不能送过去就不能证明自已只是忘记带了,会被老师“误会”,有可能会被要求重新做一遍。所以,她尽力求助最终搞定是一个成就事件。
换往常遇到孩子忘记带东西之类的,我免不了会责怪或嘲讽或者给一些自认为很重要很正确的要求,比如“下次不要再。。。。”于是孩子的负情绪就会雪上加霜,可能在带东西这事上会“长点记性”,但是却浪费掉了让孩子积累“小星星”的机会。但自从2022开始共写,每天要写下对她的欣赏和鼓励时,我也会要求自已从“负向”事件中寻找“正能量”,用对表达方式,并且是在当下,而不是先图个痛快批评后再来后悔又做错了。记住该记住的,但是也要学会发现不同面,这种辩证看问题的思维力也一样重要。遇到问题,不逃避,去面对,去想办法解决,并通过分析讨论,记下有用的部分当作成长的阶梯。在整个过程和今天学的苏轼的诗里,我学到了如何去看待日常。所有让我们觉得不堪或是荣耀的事,最终都会是“雪泥鸿爪”,但也都曾经“闪闪发光”。
今天发现《万水千山》边上还有一个小字,是写明,这首诗写的是哪个地方的。这是刚才我去查“渑池”在哪里然后在写此文插入图片的时候发现原来图上有写着是:河南·三门峡。
感恩孩子,在陪伴你的同时,我也在不断学习与成长。
和子由渑池怀旧 苏轼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