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能否被改变
1.人格相关因素:
- 基因影响:英国进化学心理学家道金斯在《自私的基因》中提到个体是基因的载体,基因影响着每个人。像生物学里的脱氧核糖核酸,一些极端人格如反社会人格受基因影响,心理学发展难以改变DNA这种生理层面的东西。
- 原生家庭影响:人格与原生家庭父母的人格特质有关,存在代际传承,像妈妈焦虑型人格可能传递给女儿,爸爸回避型人格可能传给儿子等,孩子常模仿父母,形成相似或互补人格,原生家庭父母自私等不良人格特质也易传递给孩子。
- 养育关系影响:养育者的抚养方式影响孩子人格,用爱浇灌孩子,人格大概率健全,若父母吵架、忽视孩子心理需求、打骂甚至抛弃孩子等,易使孩子形成不健全人格,如自恋型人格等,且长大后这些人格特点较难改变。
2.改变他人的难点:想改变他人往往是无力的,因为其人格受基因、原生家庭、养育关系等几十年影响已成型,改变对方等于将彼此置于对立面,会引发强烈对抗,对方不改变可能是不痛苦甚至享受现状,而试图改变者会心累痛苦。
3.应对建议:心理学角度看筛选大于培养,要放下拯救别人心理,尊重他人命运,改变自己对别人的控制,远离不合适的人,获得松弛感,要觉察自己、改变看待问题的方式,爱首先是接纳,在成年人世界里只筛选不改变。最后还呼吁觉得内容有帮助的同学点赞转发支持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