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份读书感悟

《被讨厌的勇气》第五夜

在“特别优秀”的梦想受挫之后便非常极端地转为“特别差劲”。迷恋自己和厌弃自己都属于过分关注自己,自我意识过剩。自我意识根本不允许自己无拘无束地行动,总是牵绊着自己、严重束缚着自己的言行。


自我接纳:不去关注“无法改变的”,而去关注“可以改变的”。看清事物的真理,这就是“达观”。与自我肯定区分开,这是一种容易导致优越情结的想法,是对自己撒谎的生活方式。

他人信赖:对他人无条件的信任。要把“对自己的执著”变成“对他人的关心”。只有我们选择了无条件的信赖,才可以构筑更加深厚的关系。如果我们不信赖他人,就很可能会无意识地去搜寻他人不忠诚的证据。决定背不背叛的不是你,那是他人的课题。如果你并不想与那个人搞好关系的话,也可以用手中的剪刀彻底剪断关系,因为剪断关系是你自己的课题。悲伤的时候尽管悲伤就可以。

要想获得归属感就必须把他人看作伙伴,而要做到视他人为伙伴就需要自我接纳和他者信赖。

他者贡献:他者贡献并不是舍弃“我”而为他人效劳,它反而是为了能够体会到“我”的价值而采取的一种手段。我们应该思考的不是他人为我做了什么,而是我能为他人做什么,并积极地加以实践。进行他者贡献时候的我们即使作出看不见的贡献,只要能够产生“我对他人有用”的主观感觉即“贡献感”也可以。只要体会到“我对他人有用”,就不用克意去寻求他人的认可。


对人而言,最大的不幸就是不喜欢自己。如果你特别在意讨厌你的人,就对喜欢你的人不公平。任何情况下都只是攻击我的“那个人”有问题,而绝不是“大家”的错。不要将焦点聚集到微不足道的一个方面并企图以此来评价整个世界。这就是缺乏人生和谐的错误生活方式。

工作狂只不过是以工作为借口来逃避其他责任。本来家务、育儿、交友或兴趣应该全都给予关心。我们可以从中发现幸福。

为那些你不愿做却又不得不做的事找个去做的理由,也许,以后才会派上用场。每个人都认为自己的理想高大上。

请不要把人生理解为一条线,而要理解成点的连续。既往不恋,当时不杂,未来不迎。实际上谁都是普通人,没有必要纠结于这一点。闪烁只是点缀,黑夜才是底色。我们只能活在“此时此刻”,我们的人生只存在于刹那之中。如果把强烈的聚光灯对准“此时此刻”,那就会既看不到过去也看不到未来。到过去发生了什么与你的“此时此刻”没有任何关系,未来会如何也不是“此时此刻”要考虑的问题。假设为遥远的将来设定一个目标,并认为现在只是其准备阶段,一直想着“真正想做的是不是现在的事情,等时机到了就去做”,这是一种拖延人生的生活方式。只要在拖延人生,我们就会无所进展,只能每天过着枯燥乏味的单调生活。为了遥远将来的考试而努力学习的“此时此刻”才是真实的存在。

不要把人生弄得太复杂深刻,请不要把认真和复杂混为一谈。站在现实性角度的时候,人生总是处于完结状态,人生中最大的谎言就是不活在“此时此刻”。因为你永远不知道明天和意外谁先来临,并不存在普遍性的人生意义。既不用看过去也不看未来,只需要过好每一个完结的刹那。没必要与谁竞争,也不需要目的地,人生意义是自己赋予自己的。如果“我”改变,“世界”就会改变。世界不是靠他人改变而只能靠“我”来改变。

当我走出这间房子之后,一切照旧。敢爱敢恨敢做敢当,人生其实如此简单。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非暴力沟通》今日完结 体罚会让孩子形成这样的认识:当别的方法都不起作用时,就可以用武力来解决问题。除了体罚外,指...
    youngabeautiful阅读 274评论 1 1
  • 过分关注自己,自我意识过剩。迷恋自己和厌弃自己。 当我走出这间房子之后,一切照旧。要把“对自己的执著”变成“对他人...
    youngabeautiful阅读 134评论 0 0
  • 《被讨厌的勇气》第三夜 在人际关系中,自由的代价就是被别人讨厌,不要害怕被人讨厌。阿德勒心理学否定寻求他人的认可。...
    youngabeautiful阅读 217评论 0 2
  • 生气的原因在于我们的想法——对他人的评判和指责。如果在一个社会中,内疚被运用来控制人;那么,指责他人就容易成为一种...
    youngabeautiful阅读 300评论 0 0
  • 《被讨厌的勇气》第四夜 人际关系的起点是“课题分离”,终点是“共同体感觉”。将他人看作伙伴并能够从中感到“自己有位...
    youngabeautiful阅读 224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