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拜读温剑文老师的《构建理想的班级生态》一书,其中讲的“网络时代,我们还可以做什么?”这节给我印象非常深刻,现将它整理如下,与大家分享。
一、信息时代的资源
能运用到班主任工作中的都是我们的资源,不管它是来自网络还是现实,信息时代还是蒸汽时代。对于班主任来说,关键在于如何选择,怎么应用。
经典永远是经典,具有强大的心灵震撼力。我们可以从网络时代这个背景下拿来更多的东西,如电视,电影,音乐,视频,热点,文章新闻,图片……找一些经典的网络资源抽时间直接给学生观看,简单的“拿来主义”对于学生来说也是一种生活的体验和对身边事物的关注。甚至一些教庭教育信息的推广,对于家校沟通乃至家庭教育同样有推动作用,最终有益于孩子的成长。我们不妨时常在家长群表扬一些 在家庭教育方面做得突出的优秀家长,介绍些好的家庭教育方式与方法;也可以在群内与家长探讨一些教育方面的心得体会以专业的角度呈现自己的教育理念。也可以在学生群尝试引导出有研讨价值的主题,让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成长,这些主题同样可以来自网络资源。暑假和寒假,我们完全可以利用QQ群等工具在网络上引导学生健康上网、学习,探讨相关的社会热点问题,交流彼此的成长等。
二.网络资源的整合
1.拿来的,还要会用
我们可以结合学生的年级特点和发展阶段性来构建网络资源的“拿来主义”体系。以初中阶段为例,以影视资源为例,具体如下。
七年级:学生刚进入初中,懵懂青涩而又对初中生活充满懂憬,理想教育、规则教育、交际能力培养、青春期启蒙等是必需的,而且班级刚刚组建,团队建设、集体主义思想也应该同时进行。那么,结合网络资源,看什么样的电影、提供什么样的电视节目、利用网络平台转发什么样的资讯文章,都应该有清晰的方案。像电视剧《士兵突击》及节目《我是演说家》中的一些有利于激发学生理想的内容,又如电影《勇敢的心》《百万宝贝》《追风筝的人》等就非常有意义。若结合学生的学科进度,还可以让学生观看《动物世界》《探索.发现》《百家讲坛》中关于历史的相关内容。这些都可以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八年级:青春期发育开始加速,学生逆反心理被强化,与父母的亲子关系在淡漠,感恩教育、青春期心理指导、学习目的的明确等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可以让学生观看电影《当幸福来敲门》《我的父亲母亲》《唐山大地震》《千里走单骑》,也可以建议学生和家长一起观看《寻亲记》《爸爸去哪儿》等电视节目。由于物理学科的加入,也可以将《走近科学》栏目加入推荐名单。像《星际穿越》《美丽心灵》《星际迷航》等电影以及纪录片(万物与虚无》等,尽管其中的物理知识有些复杂,但主要目的是激发学生对科学和物理的兴趣。
九年级:中考的压力、升学的困惑、个别学生即将走入社会,学生的内心世界变得更加复杂,他们开始有了人生思考和对未来的期待。电影《全域高考》尽管描述的是高考前发生在某个班级里的事情,但对于九年级的孩子来说同样适用。还有像《阿甘正传》《奔腾年代》《魔戒》《舞动人生》《卡特教练》等就比较贴近学生的心理特点。由于学生的空闲时间没七、八年级多,所以我们提供给他们的内容并不占用日常时间,可以以假期的QQ群定时研讨、周内的定时观影、周末的德育作业等方式进行,以免与正常的课堂教学产生冲突。
留心收集和整理资料是班主任的必修课,我们需要经常思考:学生需要什么?有什么可拿?能拿多少?对于电影电视剧等等,我们也可以尝试让孩子从同学身上去挖掘与里面人物成功品质类似的精神。任何一部电视剧或者流行的偶像剧,细心挖掘,都能挖出其背后有价值的资源。
2.“山寨”也疯狂
我们可以模仿电视上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做成自己的“山寨版”,保持对原型的基本模仿,能更好的被学生接受,因此起到不错的效果。比如模仿“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评选活动,做成“山寨版”的“感动某某班十大人物”评选活动。再如模仿新闻发布会做一次班级的新闻发布会等等。
3.不做冷漠的“围观者”
一些社会热点事件具有很好的教育意义。我们既不能让孩子们远离它们,也不能简单地只让孩子们了解,而应该以民主、平等、自由的方式让孩子们深人探讨,从而在思想的争辩中获取思考。
“选择资源一深人了解一简单辨析一活动引导一总结迁移”,应该是让孩子们不只是冷漠地做热点事件的“围观者”的好方法。这样的过程,其意义远远超出了简单的“围观”,对这一事件的关注和深人探讨,让孩子们体会到了很多。
当下是最有希望的时代。网络的发展对于我们和孩子们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对于教育而言,传统的教学和育人模式也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应努力跟上时代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