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卷5滕文公章句上诗解1三年丧礼君子德风
题文诗:
滕文公为,世子之楚,过宋而见,孟子者也,
其道性善,言必尧舜.反复见孟,孟子问曰;
疑吾言乎?道一而已.成覸之谓,齐景公曰:
彼丈夫也;我亦丈夫;吾何畏彼?颜渊问曰:
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若是.今滕国也,
绝长补短,将五十里,可为善国.尚书有曰:
药不瞑眩,厥疾不瘳.滕定公薨,世子谓之,
然友之邹,问于孟子.孟子乃曰;不亦善乎;
亲之丧也,固所自尽;曾子有曰:生事以礼,
死葬以礼,祭之以礼,可谓孝矣.诸侯之礼,
吾未之学;虽然如此,吾尝闻之:三年之丧,
齐疏之服,飦粥之食,自天子以,达于庶人,
三代共之.然友返命,定三年丧.父兄百官,
皆不欲曰:先君莫行,至子之身,反之不可;
且志有曰;丧祭从祖.曰吾国之,有所受之.
谓然友曰:父兄百官,今不我足,恐其不能,
尽于大事,为问孟子.然友复问,孟子曰然,
不可他求.孔子曰薨,听于冢宰,歠粥面墨,
即位而哭,百官有司,莫敢不哀,世子先之.
上有好者,下必有甚,上行下效.君子德风;
小人之德,草也草上,之风必偃.是在世子.
然友反命.世子曰然,是诚在我.五月居庐,
未有命戒.百官族人,可谓曰知.及至葬时,
四方来观,颜色之戚,哭泣之哀,吊者大悦.
【原文】
滕文公为世子1,将之楚,过宋而见孟子。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世子自楚反,复见孟子。孟子曰:“世子疑吾言乎?夫道一而已矣。成2谓齐景公曰:‘彼3,丈夫也;我,丈夫也;吾何畏彼哉?’颜渊曰:‘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公明仪4曰:‘文王,我师也;周公岂欺我哉?’今滕,绝长补短,将五十里也,犹可以为善国。《书》曰:‘若药不瞑眩,厥疾不瘳5。’”
【译文】
滕文公做太子的时候,要到楚国去,经过宋国,会见了孟子。孟子和他讲人性本是善良的道理,开口不离尧舜。太子从楚国回来,又来见孟子。孟子说:“太子怀疑我的话吗?天下的真理只有一个。成对齐景公说:‘那人是个男子汉,我也是个男子汉,我凭什么怕那人呢?’颜渊说:‘舜是怎样的人?我是怎样的人?有作为的人也应像他那样。’公明仪说:‘文王是我的老师,周公难道会骗我吗?’现在的滕国,截长补短,还有将近方圆五十里的土地,还可以治理成一个好国家。《书经》说:‘那药吃了如不叫人晕头涨脑,那种病是好不了的。’”
【注释】 (1)世子:即“太子”。(2)成覸:齐之勇臣;覸,音jiàn。 (3)彼:那人,设想的某人;彼,远指代词,不是第三人称代词。
(4)公明仪:曾子弟子。 (5)若药不瞑眩,厥疾不瘳:瞑眩,音miàn xuàn,就是眼花;瘳,音chōu,病愈。
【原文】
滕定公1薨,世子谓然友2曰:“昔者孟子尝与我言于宋,于心终不忘。今也不幸至于大故3,吾欲使子问于孟子,然后行事。”然友之邹问于孟子。孟子曰:“不亦善乎!亲丧,固所自尽也。曾子曰4:‘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可谓孝矣。’诸侯之礼,吾未之学也;虽然,吾尝闻之矣:三年之丧,齐疏之服5,粥之食6,自天子达于庶人,三代共之。”
【译文】滕定公去世,太子对他的师傅然友说:“过去在宋国,孟子曾和我谈话,我一直难以忘怀。现在不幸父亲去世,我想请您到孟子那里问问,然后再办丧事。”然友便到邹国去问孟子。孟子说:“这样很对呀!父母去世,本来就应该让自己把悲痛尽情宣泄的。曾子说:‘父母健在时,依礼去奉侍;他们去世了,依礼去埋葬,依礼去祭祀。这才可算是尽到孝心了。’诸侯的礼节,我没有学过它;即便如此,却也听说过:从天子直到老百姓,实行三年的丧礼,穿着粗布缝边的孝服,吃着稀粥——夏、商、周三代都是这样的。”
【注释】 (1)滕定公:文公的父亲。 (2)然友:世子的师傅。 (3)大故:重大的不幸。 (4)曾子曰:以下引句见《论语·为政》,乃孔子所言。 (5)齐疏之服:齐,音zī,缝边;疏,粗。 (6)飦:音zhān,粥。
【原文】
然友反命,定为三年之丧。父兄百官皆不欲,曰:“吾宗国1鲁先君莫之行,吾先君亦莫之行也,至于子之身而反之,不可。且《志》2曰:‘丧祭从先祖。’曰:‘吾有所受之也。’” 谓然友曰:“吾他日未尝学问,好驰马试剑。今也父兄百官不我足也,恐其3不能尽于大事,子为我问孟子!”然友复之邹问孟子。
【译文】 然友回国传达了孟子的话,太子便决定行三年的丧礼。父老官吏都不愿意,说:“我们宗主国鲁国的历代君主没有实行过,我国的历代君主也没有实行过,到你这一代却来改变成法,这是要不得的。而且《志》说过:‘丧礼祭礼一律依照祖宗成法。’意思是说,我们是有成法可依的。”
太子便对然友说:“我过去不曾做过学问,只喜欢跑马舞剑。现在,父老们官吏们都对我的主张不满,恐怕这一丧礼不能够让我尽心竭力去做,您再替我去问问孟子吧!”于是,然友又到邹国去问孟子。
【注释】 (1)宗国:周朝重宗法,鲁、滕诸国的始封祖都是周文王之子;其中周公封鲁,行辈较长,因之其余姬姓诸国均以鲁为宗国。 (2)《志》:记录国家大事的书。 (3)其:世子自指。
【原文】
孟子曰:“然,不可以他求者也。孔子曰:‘君薨,听于冢宰1,歠2粥,面深墨,即位而哭,百官有司3莫敢不哀,先之也。’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君子之德,风也;小人之德,草也。草尚之风4,必偃。是在世子。” 然友反命。世子曰:“然,是诚在我。” 五月居庐5,未有命戒。百官族人可,谓曰知。及至葬,四方来观之,颜色之戚,哭泣之哀,吊者大悦。
【译文】 孟子说:“是的!这种事是求不得别人的。孔子说过,‘君主去世,政务任由宰相处理,世子喝着粥,面色墨黑,走近孝子之位便哭,大小官吏没有人敢不悲哀,这是因为世子带了头。’上位者有所爱好,下位者一定爱好得更加厉害。君子的德好像风,小人的德好像草,风向哪边吹,草就向哪边倒。这件事完全取决于太子。” 然友回来向太子转达。太子说:“对,这事真的取决于我。” 于是太子居于丧庐中五月,不曾颁布过任何命令和禁令。官吏同族都很赞成,认为知礼。等到举行葬礼的时候,四方人都来观礼,世子表情的悲戚,哭泣的哀痛,使来吊丧的人都很满意。
【注释】 (1)冢宰:相当于后之相国、宰相。 (2)歠:音chuò,饮。 (3)有司:有关部门,下级官吏。 (4)草尚之风:尚,同“上”;草上之风,谓草上之以风,即草加以风。 (5)五月居庐:诸侯薨五月乃葬,未葬前,孝子必居凶庐——土砖砌成,覆之以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