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到了2022壬寅虎年的第一个工作日,也是初七,按我家里的风俗习惯,今天要吃面条。
没出十五都是年,再给大家拜个年,祝各位虎年虎虎生威,能实现自己的愿望。
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各地过年风俗习惯都有差别,但不影响春节成为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没有之一,这就是《论语》中的“和而不同”。看冬奥开幕式的时候,忽然想到08年奥运开幕式的“和”,当年并不理解含义,现在回想起来“和而不同”可能是它呈现的其中一种意义。
我相信很多只身离开自己家乡的人都一样,一提到过年,第一反应是回家,回家意味着团聚。然而今年因为疫情反复和冬奥进返京限制条件的需要,我没能回到东北边陲小城,第一次没和父母一起留在北京过年。
家里除夕的前一天爸妈在家接灯笼,有个插座不知怎么短路了,引发了持续跳闸。好在第二天除夕电工师傅上门简单处理后,恢复供电,可以好好过年了。
生活不就是不断的解决一个又一个问题,才能越来越好。这个“突发事件”也勾起了我对过年的记忆,我发现从小到大变化的是过年的形式,没变的是对“年”的期待:
01 童年:放鞭炮、穿新衣、吃好吃的。
那是物质匮乏,却仪式感满满的年代。
很多好东西真的是要过年才有,除夕的前一天晚上,我妈会把很早就买好的从里到外的新衣服放在我的床头。
第二天早早醒来,我妈把家里收拾的窗明几净,我爸负责贴对联挂灯笼。然后去爷爷家或者姥爷家。我爸给大家照相,大人们打麻将、做年夜饭。
我更忙,因为只有过年才能放炮。小心的把一整挂鞭拆成一个个“小鞭”,装到口袋里,点上一根香去院子里放,崩雪堆,崩砖头,崩瓶子,乐趣无穷。
那时候觉得我三大爷家的哥哥特别厉害,因为他敢用两个手指掐着小鞭的屁股放。
后来又出现了摔炮和擦炮,一盒里只有几个,对我来说太贵了。拆一挂500响的鞭,就能放很久。这就是过年才有的乐趣。
最少不了的当然是除夕的年夜饭,节前就过油炸好冻上的丸子、豆腐泡、面鱼,还有过年才舍得拿出来的各种硬货。吃的肚子溜圆,等着看春节晚会,也一定会守夜听到敲钟以后,才和爸爸妈妈一起回自己的家。
很小的时候没有路灯,天空深邃星星不停的眨眼,银河清澈透明。我不敢用手电筒往天上照,怕外星人把我带走。
初一到初五就是跟着长辈去亲朋好友家登门拜年,有一次去五姥爷家,我和另一个孩子留在车上玩,不知道等了多久大人还不回来,我就一直按车喇叭,最后喇叭烧坏了。
年,对于我的意义就是:好东西全都给我拿出来。
02 成年:放假、亲友聚会、吃好吃的。
上初中后,给长辈拜年也从登门变成了电话,除夕的晚上就开始不停的群发拜年短信。
不再以放炮为乐趣,只有在除夕的年夜饭、初一至初五吃饭前会出去放一整挂鞭炮,再整几个二踢脚。
上大学后回家就主要是跟同学聚会。东北下午3点吃饭到6,7点,夜里再整一顿烧烤,否则一定是感情没到位。
每天的行程都排的满满的,甚至一天2、3波都乐此不疲。
大学毕业的第一年在成都年少无知,因为太远了觉得回家麻烦,不考虑后果。结果过年了特别想我妈偷偷的在租的房子里抹眼泪,还发现初一开始没有店铺开门,差点饭都吃不上。就是这次以后,我觉得以后不管如何,过年都要回家。
年,对我的意义就是:与曾经同窗如今天南海北的朋友们吹牛喝酒。
03 现在:宅、家人团聚、吃好吃的。
后来工作时间长了,过年在家待不了几天,假期的团聚成为奢侈品。我开始珍惜和家人团聚的时光,也不频繁的出去聚会了。
只要放假就想瘫着啥也不干,回家把东西铺的哪哪都是,睡懒觉,吃零食,玩手机,看电视。早就已经放弃群发,偶尔会发一条躺平的朋友圈。
虽然我妈只能心平气和的忍我3天,但是恨不得提前3个月就开始为我回家做准备:你订了哪天的票?谁谁会去接你,你喜欢的五大连池矿泉水已经到位,今天又给你买了20斤榛子,初一到初十都安排上了 …
年,对于我的意义就是:和家人在一起。
对我来说,过年的形式和年的意义一直在变,不变的是对团聚的期待,和在家躺平的那份踏实。
今年是第二次没有回家过年,也特别感谢晓初全家从除夕到初六的热情招待。
2020年父母来北京过年,结果疫情让我们一家人在小房子里憋了3个月。或许明年还可以再把他们接到北京来过一个更有趣的年。让他们的人生中,也增加一种新鲜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