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写作时,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
一边写一边读,一边读一边否定,然后按住回车键,不停删除。
结果10分钟过去了,半小时过去了,页面上一个字都没留下!
对于初学者来说,这种情况想必并不陌生。
这可能源于对自己的不信任,也可能源于完美主义。
02
这种局面怎么破?
《写出我心》的作者娜塔莉·戈德堡提供了一个好办法:
“习作时,应该将创作者和编辑,亦即内部检察员分开来。”只有如此,“创作者才能享有呼吸、探索和表达的自由空间。”
弘丹写作学院创始人弘丹老师也提出,要将“创作者”和“批评家”两种角色分开。
写作时,转换为“创作者”角色,尽管天马行空地写,忘记删除键。
写完后,再变身为“批评家”,带上有色眼镜,从标题、主题、观点、结构、素材、语言等方面,详尽地挑问题,并大刀阔斧、心狠手辣地修改。
03
这种方法特别好用。
曾经,我也是个边写边删的人,发自内心地认为自己写出来的文章就是狗屎。烂得不能再烂。后来,我在网上看到一句话,现在已成为我的写作座右铭之一——
海明威说:“所有的初稿都是狗屎。”
这句话简直太治愈了。
既然海明威的初稿都是狗屎,我们又怎能要求自己的初稿优秀呢?
顾虑没了,剩下的就是一身轻松、毫无心灵包袱地写初稿。尽情释放自我,说自己想说的话。
小黑屋是个不错的写作神器。
点开右侧的码字锁定功能,设置理想的写作字数。接下来,只管放任手指在键盘上舞蹈。当代表着锁定解除的那阵悦耳的铃声响起时,你会惊异于时间过得如此之快!
04
如果文字是写给自己的,则不必修改,直接归档至某个文件中即可。
如果文字要公开发表或投稿,就需要搬出“编辑”或“批评家”,请TA为自己的文章把关。
这种角色转换的游戏有一定的趣味性,同时兼顾了创作和纠错这两种需求。
05
这次重新挑战日更以来,每天我都是通过适时转换两种角色完成日更的,我特别享受这个过程。
我先在小黑屋锁定800字,但通常800字满足不了我的表达欲。
文章写完后,我再从头到尾快速阅读一两遍,主要关注结构是否有大问题,是否存在框架上的逻辑错误。写作前通常会有大致方向,所以此项一般不需要太多修改。
之后,我再阅读一两遍,重点放在语句是否通顺、逻辑是否清晰、是否有错别字、标点符号是否正确等细节。这个步骤修改的内容最多。
最后,我再从头到尾出声朗读一两遍,确定没什么问题。如果还有问题,则再看一遍。
如此,一篇日更文就可以发出去了。
也就是说,我完成日更文初稿后,会再修改3~6遍。
最近,我的文章阅读量还不错,我猜想,除了定位于“写作”外,将“创作者”和“编辑”(或“批评家”)角色分开的写作方法,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06
总之,这个方法亲测有效,你也可以试一试哦!
(说明:本文写作时间18:25~18:51,合计26分钟,初稿900字;本文修改时间21:01~21:38,合计37分钟,共修改5遍。不敢说发布的日更文没什么问题,但相较于初稿,日更文高出了很多个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