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事物之所以向我们如此显现,是因为我们已经让事物服从于人的量度。
浅析:
这同样是哈斯里博士非常深刻的洞见。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简单一点说就是,事物之所以向我们如此显现,是因为我们已经让事物服从于我们的视角。
“视角”,天然地具有选择性、量度性,即使你并未意识到这一点,事实也同样如此。
所以,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视角选择性地度量着一切。
因此也可以说,所有的观点都是视角度量的结果。
这也是为什么哈里斯博士认为视角天然带有局限性、扭曲性、个体主观性的原因。
我们所看到的世界,并不是“客观”的世界,而是注入了主观色彩的世界。
因主观色彩的不同,每个人看到的世界有着很大的差异。
这也是为什么对于同一件事、同一个人,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观点,有时甚至完全相反。
这时我们就需要审视自己的视角,同时也要去观照对方的视角,只有深刻地理解了双方的视角,才能明白彼此的观点为何差异如此巨大。
只有找到共同认可的视角,才能达成共识。如果彼此都坚持自己的视角,而罔顾对方的视角,问题是无法解决的。
一定要明白,视角决定了视界。视角变了,视界就变了。没有哪个视角是唯一正确的。
我们要学会理解别人的视角,学会寻找更高的视角将双方的视角都包容进来,只有这样,才能化解矛盾,恢复和谐。
这很是考验一个人的心胸、勇气和智慧。
但考察视角、观照视角、转变视角的过程,本身就是学习和成长的过程,是生命成长必经的历程。
只是,当你更加自觉主动地这样去做的时候,你的成长会更快。
随着视角的不断打开和提升,视角的局限性、扭曲性、个体主观性也将会逐渐得以消除。
能否能够全部消除无余呢?至少对于西方文化视角下的哈里斯博士来说,这是不可能的。
但哈里斯博士似乎忽略了这样一种可能性——即有这样一种视角,犹如镜面一样,只是如实的映照,而不做任何的评判。
还有一种视角,这种视角只是如实地映照各种现象最根本的性质,从这最根本的性质出发观照世界,观照生命,观照人们痛苦与烦恼的根源以及解除痛苦和烦恼的根本方法。
将这两种视角“叠加”起来,就可以形成一种非常独特的“智慧视角”,一方面能够清清楚楚地观照到一切现象的本质、一切问题的本质、一切痛苦的本质、一切烦恼的本质,以及一切方法的本质,另一方面则依然保持如实的映照,而不做任何的评判,也没有任何的涉入与执着,犹如止水明镜。
当然这需要训练。但只要你愿意训练,就必定可以练就这样一双慧眼。
如果您感兴趣的话,不妨与笔者一起来探索、实践、训练、成长......
29、既然我们是从世界之中的某个位置来经验世界,从而总是具有某个视角,那么失真是不可避免的。
浅析:
应该说,哈斯里博士的观点基本可以适用于绝大部分的情况。
但某些人的视角除外,比如老子的视角、庄子的视角、佛陀的视角、慧能的视角等。
何以如此呢?
的确如哈里斯博士所说,大部分人,“是从世界之中的某个位置来经验世界”。
比如我们最常用的“某个位置”就是“我”。其他所有影响视角的因素,都汇合到了“我”之中。
于是,“我”成了一个诸多纷繁复杂的视角的集合体。但奇妙的是,我们常常会感觉自己是一个“单一”的、“独立”的视角。
不管集合了多少种视角,最终复合后的结果却呈现为某种单一的视角。
视角的这种特性给了我们一种深深的独立感——我们是如此地独立于这个世界。
但其实这只是一种错觉。“心-视角-视界-世界”是一体无分的。看似丰富多彩的世界,其实一直没有离开你的视角。
你的视角在变,你的“视界-世界”就在变。
不是视角在世界之内,恰恰相反,而是世界在视角之内。没有视角,就没有“视界-世界”。
那种深深的独立感,其实是视角的超越性的投射。
视角,本自超越于“视界-世界”——从某种角度,也可以说独立于“视界-世界”。但这种独立不是与世界相对立的独立。
在哈里斯博士的视角里,“失真是不可避免的”,意味着有一个可以作为“客观真实”的“标准”作为判断的参照系。
但在“心-视角-视界-世界”一体化的视角下,没有所谓的“客观真实”,只有不同视角呈现出的不同的“视界-世界”。
所有的视角都是平等的,所有的“视界-世界”都是平等的,所有的呈现都是平等的。
对于特定的视角而言,那个“视界-世界”就是“真实”的,对于其他视角而言,这个视角下的“视界-世界”就不再是“真实”的。
“真实”与否,是相对的。没有某个视角可以凌驾于其他视角之上,而宣称自己所看到的“视界-世界”是唯一的真实。
“视角”并没有一个“固定不变”的“本质”,更没有“固定不变”的“实体”,“视角”永远是可变化的,可转变的,是鲜活的,是灵动的。
呈现在视角里的“视界-世界”,同样是变化的、可转变的,是鲜活的,是灵动的。
如果你感觉你的世界是古板的、不变的、死气沉沉的、毫无生机的、看不到希望的,其实这并不是“世界”出了问题,而是你的视角出了问题。
因为你的视角是古板的、不变的、死气沉沉的、毫无生机的、看不到希望的,视角投射出的“视界-世界”才会如此。
你永远有权利随时改变视角。视角一变,“视界-世界”就变了。
如果一个人不去反省自己的视角、改变自己的视角、创新自己的视角,却总是在抱怨自己的世界,这种人笔者只能送TA四个字:愚蠢至极!
其实,笔者本身也曾是“愚蠢至极”的人,直到读了《大学》《中庸》《道德经》《金刚经》《坛经》等古代圣贤们留下的智慧宝典,心智才逐渐开化,视角才逐渐打开。特别是遇到了雪漠老师的作品之后,《真心》《慧心》《文心》《无死的金刚心》《佛陀的智慧》《大师的秘密》.....每打开一本书,就会打开一个新的智慧的宝藏,从此“大开眼界”——眼界即是视角。
推荐朋友们一定要读读这些书,还有什么比打开自己的视角,升华自己的视角更重要的事呢?
唯一可以永远伴随我们生命的即是视角。
视角的高度、广度、深度和质量,决定着我们生命的高度、广度、深度和质量。
你所追求的外界所有的一切都会离开你,但视角不会。
你的父母、爱人、孩子、朋友以及你自己的身体都终究会离开你,但视角不会。
你以为是外界所有的一切在决定着你的命运,但其实,真正决定你命运的,是你的视角,而非其他。
你的视角决定了你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你的视角决定了你的人生之旅所能达到的高度和境界,包括爱情、婚姻、家庭、工作、事业、财富,包括快乐、幸福、自由、爱与智慧......
一切都离不开你的视角,一切都决定于你的视角。
可是,你有审视过自己的视角吗?你有训练过自己的视角吗?你有升级过自己的视角吗?
或许你有过,但你有自觉、主动、专注地审视、训练、提升、升级、升华过自己的视角吗?
如果你有过,那么真的非常随喜赞叹您,因为这样的人实在不多。
更多的人一直在浑浑噩噩地随着命运的大潮而头出头没,来不及反省,不知道反省,不知道如何反省......
能够读到这篇文章的朋友是幸运的,因为,至少,在各种奇妙因缘的促进下,这篇文章来到了你的眼前。
曾经有多少个日日夜夜,笔者都一直在孤独地探索着,没有人,也没有一篇文章如此清晰地将生命中最重要的“警语”传递给笔者。
当然,最终笔者还是在传统文化的经典中以及雪漠老师的书中,读懂了这种“警语”。
但即使如此,这诸多的体悟最终能凝聚成“视角”这一比较容易为当代人接受的“水杯”,也是各种奇妙的因缘发生“化学反应”后的奇妙的结果。
笔者虽然在叙写《视角》系列,也在倡导“视角学”,但“视角”并不属于某个人,而是属于发现它、接近它、走进它的每一个生命、每一颗心灵。
愿“视角”这个认识生命、认识世界、认识自己的新角度,能为您开启新的“视界-世界”,展现出新的美妙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