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新课文《井冈翠竹》

一、内容梗概

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中国共产党在这里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这篇文章介绍了井冈翠竹的外形特征,介绍井冈翠竹与革命的密切关系,揭示了井冈翠竹的象征意义,即井冈山人和井冈山精神。表面上在赞美井冈翠竹,实质上讴歌了井冈山人的革命气节和革命精神。

二、文章结构

本文开篇点题“井冈山五百里林海里,最使人难忘的是毛竹。”引出下文,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然后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井冈翠竹比作岗哨、比作奇兵,生动形象地描绘了井冈翠竹的外在形象—苍翠挺拔、亭亭玉立。本段的写景顺序是由面到点,由远到近。

第三段到第九段记叙了革命斗争时期,井冈翠竹的贡献。井冈翠竹是生存物资:搭帐篷、当罐盛水、当碗蒸饭、做扁担和吹火筒。可以做武器装备:做梭镖、白竹钉阵。井冈翠竹为革命事业做出了贡献,所以说“井冈山的竹子,是革命的竹子。”这句话是全文的主线,贯穿全文。

第十段到第十二段,写的是井冈翠竹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做出的贡献,修竹滑道、砍毛竹运往全国各地,为社会主义建设做贡献。最后一段直抒胸臆,运用呼告手法“井冈山的翠竹啊,你是革命的竹子!”照应上文第三段。“你永远那么青翠,永远那么挺拔,风吹雨打,从不改色;刀砍火烧,永不低头。”紧接着运用议论句点明文章主旨—“这正是影响的井冈山人,也是亿万中国人民的革命气节和革命精神!”揭示了井冈翠竹的象征意义。

三、写作特色

灵活运用多种修辞,开头用了比喻的手法,把井冈翠竹比作“岗哨”,比作“埋伏在深坳里的奇兵”,写出了井冈翠竹苍翠挺拔的特点。第八段运用拟人的手法“毛竹青了又黄,黄了又青,不向残暴低头,不向敌人弯腰。”还用了顶真“竹叶烧了,还有竹枝;竹枝断了,还有竹鞭;竹鞭砍了还有竹根。”表现了竹子坚贞不屈、永不屈服的性格。

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开头描写竹子的外形特征时运用了描写的表达方式,中间记叙两个时期的特殊贡献时,用的是记叙。最后一段时运用到了抒情和议论的方式。

4.深刻的象征

井冈翠竹,实指井冈山苍翠挺拔的竹子,虚指井冈山的村民,以及他们所代表的井冈山精神—坚贞不屈、无私奉献、乐观向上、勇于担当等等。本文借物喻人,以竹颂人。

53文章主旨

文章原来的题目是《青山翠竹》,后入选课文时改成了《井冈翠竹》。这样写的好处是直接交代了翠竹的生长地点,这个题目与文章主线“井冈山的竹子,是革命的竹子。”相吻合。最后就是井冈山象征着井冈山人民的革命气节和革命精神。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井冈翠竹》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优美词句。 - 了解井冈翠竹的特点,...
    李式微笑阅读 3,959评论 0 4
  • 教学目标: 1.抓住表示时间变化的词语,梳理文章脉络,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2.通过填写表格,联想想象,理解井冈山精...
    听雨_9998阅读 45评论 0 0
  • 井冈山五百里林海里,最使人难忘的是毛竹。 从远处看,郁郁苍苍,重重叠叠,望不到头。到近处看,有的修直挺拔,好似当年...
    石边蒲阅读 4,274评论 0 3
  • 红色翠竹 . (根据中学课文袁鹰《井冈翠竹》改写) . (1) 我是一名生物老师!! 最近参加了一个, 说课比赛!...
    吴猛强专栏阅读 31评论 0 0
  • 《井冈山翠竹》歌颂的仅仅是翠竹吗? 《井冈山翠竹》将看似普通竹子,转化为承载革命精神的符号,翠竹不仅是井冈山 上的...
    安昌河畔阅读 1,085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