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喽,小伙伴们,上周由于工作太忙没有及时更新内容。那么,本周在上次课的基础上,我们来一起学习事故的属性。
提到事故的属性,我们首先要弄明白什么是“属性”。其实,属性是指人类对于一个对象的抽象方面的刻画。一个具体事物,总是有许许多多的性质与关系,我们把一个事物的性质与关系,都叫做事物的属性。换句话说,属性是具象事物的抽象部分。也是《道德经》说到的“常无,欲以观其妙”中的妙。
事故的属性包含事故的因果性、偶然性、必然性、规律性、潜在性、再现性和预测性。那我们今天对这七个属相逐一进行了解。
1、事故的因果性:
事故是许多因素互为因果连续发生的结果(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这个属性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事故的发生一定是有原因的,这对于事故调查工作以及同类型事故的预防工作是有着指导作用的。
2、事故的偶然性:
从本质上讲,单一事故的发生是一个随机事件,即使完全掌握了事故的原因,也不可能保证绝对不发生事故。这种偶然性表现在:一是对特定的事故,其发生的时间、地点、状态等均无法预测(如火灾等);二是事故是否产生后果,以及后果的大小如何难于预测;三是反复发生的同类事故并不一定产生相同的后果。
3、事故的必然性、规律性:
事故是一系列因素互为因果,连续发生的结果。事故因素及其因果关系的存在决定事故或迟或早必然要发生。这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必然性来自因果性,深入探查、了解事故因素关系,就可以发现事故发生的客观规律,从而为防止发生事故提供依据;二是事故的必然性中包含着规律性,既为必然,通过大数据统计与分析就有规律可循。
4、事故的潜在性:
一是事故在未发生和造成损失之前,有一个孕育发展过程,这就是事故的潜在性;二是事故的潜伏性往往会引起人们的麻痹思想,从而酿成重大恶性事故。
5、事故的再现性:
如果没有真正地了解事故发生的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去消除这些原因,就会再次出现类似的事故,即事故具有再现性的现象,但完全相同的事故是不会再次出现。
6、事故的预测性:
事故是可以预测的。根据对过去事故所积累的经验和知识,以及对事故规律的认识,并使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可以对未来可能发生的事故进行预测。事故预测所要做的工作:一是在认识事故发生规律的基础上,充分了解、掌握各种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危险因素以及它们的因果关系;二是推断它们发展演变的状况和可能产生的后果。事故预测的目的在于识别和控制危险,预先采取对策,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以上就是事故的七个属性,我是这样认为的,重要在于理解这七个属相的内涵及相互关系,为我们后续的安全管理工作打好思想和认识上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