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贝佐斯写给股东的一封信中说到,“一切都围绕长期价值展开,我们会继续面向长期做出决策,而不是短期的股票收益。”
“长期主义”是近几年很多商业大佬都在提的一个非常热门的词汇,在很多公众号都能看到这个词的身影,在没有深入了解这个词之前,我只当这是一个听起来高大上的鸡汤词,觉得大佬们的成功都需要一些用语适当美化,然后再传递给我们大众。
直到这两天,我才真正意识到了什么是“长期主义”。事情得从最近我开始做小红书这件事说起。
最近两个月,我开始正儿八经地运营起自己的小红书账号,一开始账号刚起步的时候,发一篇笔记阅读量破百都难,所以那时如果出现一个人点赞,一个人加关注的时候,会异常兴奋。然而,当找到了一些门道,发的笔记观看阅读人数渐渐增多,后台数据也开始稳步增长,到目前积累了小四千左右的人数关注的时候,我反倒更加焦虑了。
我自己是做读书博主这块的,也不得不佩服小红书的算法推荐,平常给我推的也基本都是读书博主的笔记,笔记刷的越多,就越质疑自己,因为发现几万十几万的粉丝账号的博主太多太多了。起初还沾沾自喜,引以为傲的数据,放在这样的一个卷地不能再卷的“斗兽场”里,什么都不是。
除了这原因,还有另外一个原因也让我很困顿。小红书做久了,会发现很多时候写出一篇爆款笔记并不需要有太多含金量的东西,就比如读书类的账号,有时认认真真写的内容没人看,倒是发个书单合集,软件推荐合集等之类的笔记,倒是能获得很不错的数据量。
我本来做账号的初心是,想通过输出内容倒逼自己成长,当然在此基础上也想获得更多人的关注(毕竟现在谁不想当个博主呢)。但是近段时间,数据明显开始动摇我的初心了,最近我的大脑经常有两个小人在打架,一个人说,“放着既简单而且又可获得不错数据的内容不做,你傻不傻。”另一个人说,“做对于自己成长来说没有任何意义的内容,这是在浪费时间。”
纠结着纠结着,突然想起了长期主义这个词,我立马打开了之前看到长期主义主题的那篇公众号文章,认认真真阅读之后,我再也不会觉得它是个鸡汤词了。
什么是长期主义?
长期主义就是要给自己挖一条深深的护城河,坚持长期主义的人是不会看重短期利益这种投机性行为,因为他们看重的是未来五年,十年甚至更久的长期发展。
比如,亚马逊成立于1994年,他们从那时就开始推动“价格成本结构循环”这一战略,目的就是降低成本,这战略前十年不仅没收益,甚至还是亏本的,但是当他们一直坚持到2015年,这时当规模效应足够大,护城河已经足够深,亚马逊终于爆发式盈利,而且一骑绝尘。
倒推到我个人身上,如果我只是为了迎合数据而做内容,短期内确实可以有更好的“效益”,但是五年,十年之后呢?互联网变化这么快的今天,谁都不能保证一家公司可以永远存在,如果之后像小红书,抖音这样的自媒体平台没有了,我能带走什么呢?肯定不是数据,而是我在这期间学到的知识与沉淀下来的思考,这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护城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