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是这样,今年还是这样,每到年会那几天,就会有一些意外情况纷纷上场,心语在上个月是这样,杏坛在这个月,也还是这样。
还记得心语年会那天我说,这次我不想给自己理由了,从暑假开始我就已经告诉自己,这个假期有一个任务,就是不管遇到什么,年会必须参加,像那些心目中的榜样见贤思齐,这始终是我长期以来的愿望。
但是,人算不如天算,就在那几天,像这两天一样,有些事情势不可挡,比如说意外和明天哪一个先来,上一秒钟还好好的,到了下一秒,就换了另外一番境况,就要出发的时候,只是一个电话,我就只好,只好忍痛割爱,束手待毙了。
一年只有一次,有那么长期的联系,我更加需要这一次,大家坐在一起,说一说自己的所思所想,然后就是把虚拟空间的仰慕变成实心实意的学习,这样的成长机会,从前面开始我“一错再错”,这是我的一个朋友说的。
所以人应该抓住机会,前年明明可以,我却玩起了高深莫测,结果一不小心,到了去年和今年,成了想去也去不了了,无论我多么期待和渴望,都只能这样,望穿秋水相思成灾。
我知道他们肯定很高兴,有可能还会谈到我,说我原来说好的,怎么可以又一次放人鸽子,这好像成了我的一个标志,每一次都信誓旦旦,每一次又都事出有因,连我自己都开始怀疑我自己的诚意了。
然而,事实如此,信也罢,不信也罢,又有什么关系,我去不了了,只能在这里继续期待明年,在羡慕嫉妒和恨中,关注着那里发生的一切,把自己想象进去,和他们在一起,心语上个月在济南时是这样,杏坛在这个月的此时此刻,我依然是这样。
还记得去年战胜自己去天津的时候,我那个老大哥——莫雨老师说,早就应该这样了,这比读书要好的多,遇到的都是名家大腕,很轻松自己的眼界就被打开了,即使没有那份荣幸,最起码还可以换一种心情,从阅读和思考中抬起头看一看,吸收些更加新鲜的空气。
我那几天说的最多的就是不虚此行,第二个词语又是眼界大开,很多自己思考的东西在这里都有了新的模样,两天的课程,让我自己脱胎换骨了一般,我告诉自己以后有这样的机会,一定要让自己多走走。
在天津,在去年,我是去学习的,很多人都是生面孔,他们的思想和研究,对我来说也是全新的,这和心语,和杏坛,是完全不同的,这两个年会,我应该去交流的多一些,许多人都是两三年的知己了。
他们研究和思考的内容,对我来说没有什么秘密,但是和他们在一起,吃点饭,面对面说一些话题,也许更有价值,这似乎可以说是功夫在“会”外吧。
不过没有如此一个年会,我的所有期待,也许就是虚拟空间的那一句“你好”而已,我还是在这里祝福年会,然后期待明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