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5-11

2022年5月11日学习内容

正式打卡Day11

《论语》(子罕篇3-6章节)

9.3:【原文】子曰:“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拜下,礼也。今拜乎上,泰也。虽违众,吾从下。”

【译文】孔子说:“用麻线来做礼帽,这是合乎礼的;如今用丝来制作礼帽,这样省俭些,我赞成大家的做法。臣见君,先在堂下磕头,然后升堂磕头,这是合乎礼节的;现在大家都只是升堂磕头,这是倨傲的表现。虽然违反了大家的做法,我还是主张要先在堂下磕头。

9.4【原文】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译文】孔子一生都在杜绝这四种毛病:不凭空臆测,不武断绝对,不固执拘泥,不自以为是。


9.5:【原文】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译文】孔子在匡地被拘围,他说:“周文王死后,文明礼乐不是保存在我这里吗?上天如果要消灭这种文明礼乐,那我这个后死之人也就不会掌握这种文明礼乐了;上天如果不想灭除这种文明礼乐,匡地的人能把我怎么样呢?”


9.6:【原文】太宰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子贡曰:“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子闻之,曰:“太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

【译文】太宰向子贡问道:“夫子是圣人吗?为什么他这样多才多艺呢?”子贡说:“这本是上天想让他成为圣人,又让他多才多艺。”孔子听了这些话,说:“太宰哪里了解我呀?我小时候贫贱,所以学会了不少鄙贱的技艺。君子会有很多技艺吗?不会有很多的。”

我的心得体会:

1、孔子虽然倡导遵循先朝礼制,但并不拘泥呆板。这一思想符合了守正创新的理念。我们弘扬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要把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有机融合,才能使其焕发出新的活力。

樊登老师把论语知识与现代生活相结合,彰显论语的魅力,才吸引了更多的书友来读论语、用论语。“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在秉承传统的前提下开拓创新,不断进取,与时俱进,传统文化的价值才能更优化。

2、孔子有四戒:戒凭空臆测,戒武断绝对,戒固执拘泥,戒自以为是。

做到四戒,就要凡事都从事实出发,重讨论,会沟通,会拥抱事物的多样性和多变性,放低身段,谦虚好学,个人和组织才能获得“指数型”的进步。

3、地方长官认为孔子是上天派来教育大家的,“天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孔子深信自己肩负使命:认为天下的斯文、周礼的复兴都是上天安排给自己的宿命。

正是使命感带给孔子一往无前的勇气。不管是“子畏于匡”,还是"绝粮于臣”,孔子都表现出“其如予何”“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大无畏气概。

4、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孔子虽家境贫困,但他十分好学,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又善于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所以“多能”。

我们要善于和生活中的挫折及困难和解,越挫越勇,让它们成为自己茁壮成长的“肥料”,开出绚烂的人生之花!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论语.子罕篇 7/12~85 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孔子很少谈论私利(偶尔谈到也是持否定态度),他比较愿意讨论的话题...
    骑着蜗牛闯天下阅读 4,390评论 0 2
  • 3,子日:“麻冕,礼也。今也纯,捡,吾从众。拜下,礼也。今拜乎上,泰也。虽违众,吾从下。” 译: 孔子说:“用麻线...
    少年已不年少030阅读 1,118评论 0 1
  • 1、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不要妄自揣测,遇到问题沟通很重要。做领导,不武断绝对,一定要坚持到底,即便是错...
    50fa8ca07917阅读 861评论 0 0
  • 关键义:所长、礼仪简化标准、原则与本质、天命、育人标准、积极入世 1. 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手记: 子罕不是人名,...
    From石云杰阅读 5,812评论 0 0
  • 论语全文 论语目录 学而篇第一为政篇第二[http://www.ldbj.com/lunyu/lunyuquanw...
    Mr_杨阅读 4,847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