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将“着力强化学生作业管理”,在控好总量、提高质量、认真批改作业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布置有效作业,避免题海战术,真正为学生减负,提升教学质量。
《有效作业的五个特征》中提到:不是所有“量”的积累,都会发生“质”的变化。比作业的“量”更要紧的,是作业的“质”,即作业的有效性。
作业我们每天都布置,是不是真的做到有效呢?答案是否定的。有时候我们只怕学生见题少了,到考试的时候吃亏,所以不停的布置作业,刷题,刷题再刷题。有些作业明知道是无效作业,但还是义无反顾地布置,这无疑是增加了学生的学业负担。
所以作业的布置,还是要老师提前安排设计,至少做到精选。老师下题海,学生荡轻舟——说的不无道理。
此外,作业必须先批改后评讲。最好是全批全改,如果时间紧,可分层抽查部分同学,边批改边记录。一来可以了解学生哪些题目出错,二来可以分析目标生问题出在哪儿,是学习态度问题?基础知识问题?还是能力提升的问题?通过作业的批改,我们都能找到蛛丝马迹。
作业的讲评也必须确保时间。批改后及时反馈,及时评讲,才能达到巩固复习的目的。作业搁置时间太久,学生容易遗忘,这样的讲评费时费力,达不到预期的目的。
总之,作业是我们教学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我们只有设计好我们的作业,用好我们的作业,才能真正发挥作业巩固复习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