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了两个月读完《当下的力量》十个章节,晦涩但是很有趣。
书中给出了如何更好地活在当下、持续运用当下的力量以及拥有稳定内在觉察能量场的方法。如下是对每一章节的总结和可落地日常生活方法。
第一章:开悟的最大障碍
- 人类受苦源于认同大脑思维,成为思维的奴隶,产生强迫性思维。
- 活在当下的方法:意识到自己不是思维,开始观察思维,从思维中解放出来,认识到自己是思维的观察者,安住于当下,不被思维牵着走。
第二章:痛苦之身
-痛苦之身是人类内在积累的负面情绪能量场,会被特定情况激活,导致情绪失控。
- 活在当下的方法:在日常生活中,当情绪出现时,及时觉察并识别痛苦之身的存在,不被其控制,保持临在,把注意力集中在当下正在发生的事情上,如身体感觉、周围环境等。
第三章:意识:摆脱痛苦的途径
- 人类的痛苦多源于对现状的不接受,即对当下时刻的抗拒。
- 活在当下的方法:无论遇到何种情况,都全然地接受当下,对当下说“是”,不抗拒、不批判,把注意力放在当下的体验上。
第四章:深深进入当下
- 时间是一种幻象,人们被困在时间的陷阱中,忽略了当下时刻的重要性。
- 活在当下的方法:把生活重心放在当下这一刻,关注此时此刻的感受、体验和行动,不被过去和未来的思绪所干扰。
第五章:临在状态
- *临在是有觉察力地安住于当下,是观察自我的能力。
- 活在当下的方法:通过观察呼吸、身体感觉、周围环境等方式,培养觉察力,随时将注意力拉回当下,保持临在状态。
第六章:内在身体
- 身体是进入本体状态的入口,通过感受身体内在的临在,可以与本体相联结。
- 活在当下的方法:每天花时间闭上眼睛感受身体的内在能量场,关注身体的每一个部位和整体的能量流动,以此进入当下,与本体联结。
第七章:进入未显化状态的大门
- 未显化状态是万物生命的源头,存在于一切事物中,人们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入未显化状态。
- 活在当下的方法:关注沉默、空间、当下、内在身体等,以此进入未显化状态,与源头联结,感受到生命的能量。
第八章:开悟的爱情关系
- 人们在爱情关系中常因追求心理满足和依赖而陷入痛苦。
- 活在当下的方法:在爱情关系中,保持对当下的觉知和临在,无条件地接纳和尊重对方,不依赖外在形式来满足自己的需求。
第九章:超越幸福和不幸
- 快乐和内在平和的区别,人们要接受生活中的无常和变化。
- 活在当下的方法:放下对快乐和痛苦的执着,接受生活中的各种体验,保持内心的平和与宁静。
第十章:臣服的意义
- 臣服是对当下时刻的无条件接受,是一种内心的不抗拒状态。
- 活在当下的方法:在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情况时,保持臣服的态度,不抗拒、不批判,接受当下的一切,然后根据当下情况采取适当的行动。
那么如何拥有稳定内在觉察能量场,可以从如下切入:
1)持续练习觉察:可以每天花固定时间进行冥想或静心练习,观察自己的呼吸、身体感觉和思维情绪,培养觉察力。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随时觉察自己的状态,如在工作时注意自己的专注程度,在与人交流时觉察自己的情绪和反应。
2)培养内在觉察能量场:通过阅读灵性书籍、参加灵修课程等方式,不断学习和增长自己的内在觉察能量场。同时,要保持一颗开放和接纳的心,对自己的思维和情绪保持觉察,不被其左右。
具体到每天的日常生活中,落地方法参考如下:
1. 通勤路上
观察思维:在地铁或公交上,当脑海中开始浮现对一天工作的担忧或对同事的不满时,及时觉察到这是自己的思维在作祟,意识到自己并非思维本身,不被这些消极想法带入焦虑或愤怒情绪中。
全然接受当下:如果遇到堵车或地铁延误,不抱怨、不烦躁,接受这是当下不可改变的现状,把注意力放在车窗外的景色或车内的人群上,感受当下的氛围。
保持臣服态度:面对通勤过程中的各种情况,如拥挤的人群或嘈杂的环境,不抗拒、不抱怨,臣服于当下,同时根据情况调整自己的心态和行为,比如找一个相对舒适的位置站好或戴上耳机享受自己的音乐。
2. 工作中
观察思维和情绪:当工作遇到难题或被领导批评时,先观察自己的思维模式和情绪反应,比如是否出现了消极的想法“我真没用”或“为什么总是我被批评”,意识到这些只是思维的活动,自己并不等于这些思维。
放下执着,保持内心平和:不执着于工作中的小失误或不完美,明白工作中有起有伏,不因一时的挫折而否定自己,保持内心的平和与安宁。
培养觉察力,关注当下时刻:在处理工作任务时,专注于当前的任务,通过观察自己的呼吸或身体感受来维持觉察力,避免被过去的回忆或对未来的担忧干扰。
3. 家庭生活中
全然接受当下:面对家人的唠叨或孩子的吵闹,不急躁、不反感,接受这是家庭生活的一部分,把注意力放在与家人互动的当下体验上,感受彼此的存在和情感交流。
不依赖外在满足需求:当家庭生活中出现一些不如意,如家务分配不均或经济压力时,不依赖他人的认可或改变来满足自己的需求,而是从内心调整自己的心态,寻找内在的平衡和满足感。
联结内在身体,感受当下能量:在忙碌一天后,抽出时间闭上眼睛感受身体内在的能量场,关注身体各部位的感受,如肌肉的紧张或放松,借此回归当下,缓解一天的疲惫,与自己的本体相连。
4. 休闲时刻
保持觉察力,关注当下时刻:在进行休闲活动如看电影、阅读或运动时,全身心投入其中,通过观察自己的身体感受和周围环境来保持觉察力,例如在跑步时感受自己的呼吸节奏和身体的运动,避免被杂念干扰。
放下对快乐和痛苦的执着:在休闲活动中遇到不如意的情况,如电影不如预期或运动时受伤,坦然接受这些意外,不执着于原本对快乐的期待,调整心态,寻找其他的方式来享受当下。
联结内在身体:在休闲放松时,也可以适时地闭上眼睛,感受身体内在的能量流动,让身心得到更深层次的休息和恢复。
参考如下思维导图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