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这首诗有对国家时局动乱的忧心,有心头的感伤离情,也有对亲人是否平安的牵挂。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这是游子对家乡的思念,尤其是在中秋节时,那份思念会更浓。
读杜甫的诗,越读越能够了解他生活的困苦,他对国家的忧心。
诗仙李白,与杜甫就不太一样,不管在哪里,当下什么处境,他都是洒脱的,且会自己寻找快乐。
有诗为证: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然而,李白和杜甫之间的感情却非常好。
收录在《唐诗三百首》中的《天末怀李白》诗处的评析这样写到:
李白比杜甫大十一岁,是杜甫敬爱的长辈、挚友。
两位伟大诗人之间纯洁深厚的情谊成了文学史上的佳话。
由于音讯不畅,杜甫得知李白获罪等消息不仅滞后,且杂有误传。
他曾以为李白流放途中坠水身亡,悲痛难当。一年三夜梦见李白写下感人至深的《梦李白二首》,后又写《不见》一首。
写这首诗时,杜甫也是不知李白遇赦。
鸿飞不到,鱼书难达,凉风秋雁怀思故友。
下面这是杜甫为李白写的两首《梦李白》
有时候觉得诗特别好,想写一写,却发现自己很难把它写得透彻。
之前不是说买本词典来看看,能不能更容易懂唐诗?买回来后,看了词典的厚度,让我直接选择退货。
翻看了几页,才觉《唐诗三百首》里面的注释已经很清楚了。
不是诗的注释得不够清楚,而是自己的意境还未到那个份上,所以才会雾里看花水中望月一般。
只有慢慢的读,慢慢的培养对诗的感觉了。
谢谢效能加油站的社群,让我能够有一个平台推送唐诗,如果没有推送这个行为,它只有被我放在家里落满尘埃。
锦宫城 修行者——小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