闹完元宵,一个年,算是热热闹闹的过去了
“过了腊八便是年”,其实很多人是从腊八开始才意识到:新年就要来了。于是开始在忙碌的闲聊声中探听起了年的味道,街上也渐渐散发出了年的气息。火红的灯笼陆陆续续爬上了屋檐,屋里的蝴蝶兰开始偷偷的绽放,橱窗里红衣服的销量开始显著上升。过了腊月二十,许多单位开始陆陆续续的放假,熙熙攘攘的人群拥挤着,欢笑着走上街头。
今年,又是极为特殊的一年,沉寂了三年的城市开始在年货的置办中从苏醒中醒来,尽管网络的普及和物流的快速铺开加速了大疫三年的实体经济日渐萧条,可是在年关将至和疫情解封的双重诱因下,熙熙攘攘的人群又重现街头,一幅幅口罩掩饰不住眼角的笑意。买和卖年货的人群在互相讨价的过程中,充满欢愉着完成了交易。仿佛越临近年关,美丽心情的魔盒就开启了旋转按钮,所有的不快亦或是烦恼都可以被一句“快过年了”所暂时掩埋。
“过年”和“除夕”真是两个很奇怪的词语,想“躲过”年这头怪兽,想“除去”夕这只猛禽,可是所有人却都沉沦在这段属于中国人自己独特的时光中。年的脚步越来越近,家的呼唤仿佛也越来越强烈。快速发展的科技让过年期间千千万万火车站排队买票的人群变成了计算机前的蹲守,恐怕也只有中国人才能真正意义的从心底里感受“春运”二字背后的爱恨情仇。总是被回乡和返程的各种爱和依恋的小视频弄湿了眼眶,年——仿佛成了羞赧的中国人表达爱意的最佳时刻,天伦之乐,夫妻之爱,朋友之情都在这短短的日子里加速升温,直至溢出。
今年的新年,又一大特色是空中又开始弥漫起硫磺的味道。起先是偷偷的燃放,再后来街边开始陆陆续续出现了卖烟花的摊贩。已经记不得禁放烟花到底是从何开始了。只记得那时每每大年初一被窗外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吵醒,就知道要准备起床拜年了,一边嘟嘟囔囔的说着:“大过年还不让睡个安稳觉,吵死了”,一边离开温暖的被窝,开开心心起床准备拜年。只是没想到,“当年只道是寻常”的鞭炮脆响,烟花绽放在很久很久的一段时间竟然成为了记忆里难以磨难却无法再现的画面。只是没想到,当再次拿起那在漆黑的夜空中可以发出耀眼光芒的玩物的时候,彼时孩童般的快乐会再次浮现。
转眼就到了元宵,一个年仿佛还没开始接近了尾声,很多在外的游子又再次带着家人的期望和对来年的憧憬,踏上了征途。
之前常常有人提起,说现代的中国人没有信仰。其实——年,又何尝不是国人的信仰。同样的中国人,在同样的时间里,带着同样的对家的思念,对生活的向往,对未来的期盼,对亲友的祝福,汇聚成了这样的一股暗流,在固定的时间注入爱和生命的力量,为下一年积蓄能量,这也许就是中国信仰——年的魅力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