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体感与网感

今天看到小赖与明白老师的一段对话,学到了「微观体感」这个词。

查看这个名词的来源,原来是产品思维中的一个概念,当然在自媒体中,大家可能更熟悉「网感」这个词语。

要让你说啥是网感,你可能也描述不了,就像第六感一样,就是突然有了一种感觉,知道什么内容用户会喜欢,什么内容会爆。

网感来自于对大量作品的剖析,其实就是自己研究得多了,案例拆解的多了,形成了对内容节奏与受众情绪的感知与掌控,这就是微观体感,这是必须亲力亲为才能得到的能力。

看别人的剖析,和自己亲自去剖析,效果是不一样的。就像你看了很多优秀的书法作品,自己却不下笔练习的话,是不可能直接学会的。别人总结的东西也有一个相应的名词,叫「中观套路」,微观中观,下面就是宏观了:


好产品体系有三个层次,分别是:中观、微观、宏观。

中观套路,就是层次、框架、方法论;微观体感,就是见微知著的能力;宏观能力,就是打大仗的能力。

中观套路,可以从经验中总结、但更多的是从书本、他人那里学习到的。我们所谓的学习,其实学的就是套路。中观,可以靠学习获得。

微观体感,它是书本上学不来的,靠的是大量的练习、实操。

宏观能力,它是适当比例的套路和天赋配比而成的,某种意义上说,天赋是决定性的要素。

一线人员,多有微观体感;中层经理,须有中观套路;而高层管理者,得有宏观能力。

可以看出,三种能力适合不同层次。而作为个人,不管是想做哪个平台,都需要亲力亲为,如果想要做好内容,那么微观体感是必不可少的。

在学习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只付出体力而不付出脑力的问题。就像你匆匆读完一本书,也只是读完了而已,对书中的问题没有任何的思考,那么也不要谈什么收获了。

要想学习有收获,一定要付出对等的、高质量的能量,那就是深度思考。

获得微观体感和网感,没有一蹴而就。从实践开始,在过程中复盘与思考才是最优解。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