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札记:帮助理解新课标理念的五个新观点
观点1:陈向东教授在一文中谈到:如何知晓学生是否形成了概念性理解?
有以下几个特征:
第一,具有结构化的知识。
第二,能迅速提取特定主题或功能相关知识。不仅是提取概念性知识,还可以提取具体的事实。如果一个孩子真的达到了概念性的理解,他的知识是围绕观念组织,有结构化的。
第三,能解释深层表征问题,识别特征或模式。能看到模式,能看到特征,能看到规律。
第四,能够解释现象背后的原因或机制。当形成概念性理解的时候,就能解释事物背后的机制原理,并预测未来发生的趋势。这种预测与基于经验主义的预测是完全不一样的。它超越了具体现象,带有持久性。
第五,能够灵活解决陌生现实问题。
观点2:心理学家雷顿认为,当学生进行下列事项时,他们需要使用高阶思维:
1.确定、假设或厘清需要调查的问题。(学生可以问:“要证实、了解或调查什么?”)
2.从各种角度系统地收集、分析和解读证据。(学生可以问:“对于调查有关观点或说法的策略,哪些是最佳的?”)
3.形成连贯的描述、推论、预测、解释、评估,或基于论据的、符合逻辑的、与语境有关的论点。(学生可以问:“该论据证实了哪些相关知识的准确说法?”)
4.调节和重视为证实相关知识说法所需的认知努力。(学生可以问:“求知有什么价值?在问题调查策略中,哪些丰富了我的认知过程?”)
观点3:《聚焦学习目标》一书作者认为高阶思维有如下特征:
1.在教育目标分类学的"顶端"发挥作用(例如布卢姆的分析、评估和创造)。
2.使用逻辑和推理等思维技能(例如归纳法和演绎法)。
3.使用合理的判断与决策(例如批判性思维)。
4.确定问题与解决问题。
5.富有创造力,发现新模式,并以新的方式建立起事物之间的关联。
观点4:《聚焦学习目标》一书作者作者还指出对高阶思维认知二个误区
许多人都有这么一个错误想法,即高阶思维肯定比识记回忆更难;另一个常见的错误想法是,在学生理解如何运用事实和概念之前,他们必须首先识记或记住这些事实和概念。这两种想法都是错误的。难度和思维水平是学习目标的两个不同方面。最佳的学习方式是让学生在运用事实过程中记住,只有在运用中去获取新知识才能帮助学生真正认识到学习这些事实或概念的意义。
观点5:张华教授提出了大观念课程与教学意义
大观念课程与教学”:让各门课程由传递学科事实、掌握“知识点”,走向理解学科事实由以产生的“大观念”,帮助学生产生可广泛迁移的“概念性理解”。只有当学生理解了学科大观念,形成了“专家思维能力”和“复杂交往能力”,他们才能成为信息时代“负责任的创造者”,我国教育改革才能完成时代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