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博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译文:视之不见的,还有非见所及的存在,特别命名它叫“夷”;听之不闻的,还有非听闻所及的作用,,特别命名它叫“希”;感觉触摸不到的,还有非感官所知的东西,特别命名它叫“微”。这三者不可推问,因此混沌为一体。虽在九天之上,也不受皦然光明的特色所污染;虽在九天之下,也不受昧晦不明的现象所污染。无边无际,不可名状,最终还原为没有物态。没有固定的形状,也不能用任何一样东西来比拟它的现象,只好给它取一个混号,叫作“惚恍”。它来也无所从来,你要迎接它也摸不着边。去也无法追随,你要跟踪它早已无影无踪,悄然如逝了。把握古之有道,用来驾驭当今的具体事物。能够了解它是无古今,无终始的本相,便可把握到道的纲要了。
感悟:南师说:“人活老了,便可知道人世间许多事,被自己耳目所欺骗,被自己情感主观所蒙蔽的,非常之多。既然自己的耳目亦难全信尽为真实,只有用心体会历史法则的‘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所谓以史为鉴、汲古铸今,说的都是同一个意思。
《小王子》里面说:真正重要的东西,用眼睛是看不见的,只能用心去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