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高度关注如何进行家庭教育的时候,似乎忽略了一个问题——作为家庭教育关键环节的家长一环够不够强。
家长的格局决定孩子的未来,可如何提升家长的格局又不是一时三刻的事。每一个家长都是从第一次开始的,成为家长的那一刻,家长与孩子是一样的,对未来的一切都是现学现用的。
要想在家长这个身份上做的够好够强,就要不停地学习,以小学生的心态终身学习,陪孩子一起成长。
今天继续分享英国教育家夏洛特·梅森的家庭教育。
CHAPTER 5 作为教育手段的课程——19
图画艺术
学习图画 儿童的艺术训练应该从两个渠道进行。一个六岁的儿童既要学习表达也要学习欣赏,而且,他的欣赏能力应该比他表达他见到的和想象的事物的能力要超前一步。由此可以说,当儿童的鉴赏只停留在他们的图画书或“圣诞节专号”上的彩色印刷品上面时,这是非常可悲的。但是读者会说,“小孩子不会鉴赏什么艺术,他们所能领会的只是画面上的色彩和情绪。比如,博比得到的逼真的彩色的生日礼物啦,要么就是芭芭拉的娃娃身上的鲜艳颜色啦,这样的东西他们才能‘当回事’”。因此,读者说,“造物主给儿童预备了这种专门属于他们的艺术!”但是,事实上,儿童的大脑和成人的大脑一样,对出现在他们生活中的东西有一个适应性,如果儿童欣赏艺术中粗俗和感伤的成分,这只是因为,他们已经变得习惯了这种艺术方式。在学校,给一个九岁左右的儿童(和别的许多儿童一起)五六幅米勒·简·弗朗索瓦作品的复制品,最后,要他们描述其中一幅他们最喜欢的。当然,他们会描述,而且描述得很好。下面是我提到的男孩所做的表述:我最喜欢这幅《播种者》。这个播种者在撒种,整个画面都很暗,只有右上角有一点点亮,一个男人在那里耕地。这个人耕地时,那个播种者就撒种。播种者左手拿着一个口袋,右手在播种,他脚上穿着木底鞋。他播种的时间大约是在早晨六点钟,因为是逆光,所以,他的头比身体和脚要清晰。”
有时候眼高手低并不是一件坏事,例如绘画,因为绘画的水平不会超过超过欣赏水平。
图画学习应该形成规律 当儿童开始正规上课(在他们六岁时),这样的图画学习应该形成一种规律,他们应该一个艺术家接一个艺术家地学下来,一个学期接一个学期地学下来。一个学期从容地研究一个艺术家的五六幅复制作品。
我引证的点滴记忆的大致情况表明,在儿童学习以后,一定会有一些东西留在他们的脑海里,但是,这是他们所有收获中最不重要的。我们无法衡量这个或那个艺术家对儿童的审美情趣的影响到底有多大,对他的观察能力的影响到底有多大、对他对生活的共识的影响到底有多大。如果他在真正的意义上观察了甚至只是一幅画,他从中获得的也远比我们所知道的要多。如果认为在儿童的艺术学习中,只有色彩对他们才是必要的就错了。他们在很多地方都能找到色彩,而且,在这种时候,让他们感到沉迷的是画里所表现出来的美和情感。顺便说一句,如果要装饰教室,我认为,没有比菲茨罗伊的画更好的了,尤其是那些四季风景画,那些画不仅带给你美,而且既有色彩又有线条,还充满了浪漫情调。我也想引用罗斯金的忠告,应该用吉恩·里克特专为儿童预备的儿童画册《安涩·沃特·桑太哥》及别的类似的东西培养英国儿童。下面,我增补一则给八九岁儿童讲授看图说话课的课堂笔记,它向我们展示了如何给学生上这样的课。
在我们小的时候就提倡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不知道现在怎么样了?
不过我始终认为,全面发展了才是一个人应该有的样子。我说的全面发展可不是样样精通,而是一专多能或几专多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