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共读成为情调:一个旁听者的教育诗觉醒

今晚,因为中国教师报的暑期教师共读活动,让我有幸在厦门教师阅读共同体空间,作为一名旁听者,参与了严严老师主持的《教育的情调》关于“教育爱的真解与实现”的共读时光。

一个小时的共读时光,我忽然感觉:共读的情调,原来也可以那么幽默、那么有趣、那么放松、那么充满诗意。

共读席的8位老师,用诗意温情的声音,柔美而感情充沛的选择一句喜欢的句子,表达着自己在这里的朗读公约。

“在这里,我们秉持共同的价值观:平等如实,自由自在”。

“在这里,我们认识到倾听就是爱:在他人分享时,不打断、不评判、不过度解读、不轻易给建议”。

是的,这是一个开放的,包容的,自由的共读空间。

当共读顾明远先生对于《教育的情调》的推荐语时,充满诗意的表达开始了,聊天窗口大家打出的文字被诗意而智慧的老师们串连成一首首“教育爱”的诗,我也忍不住诗意大发,开始在心中作诗。

教育的爱,
细微处的爱。
教育的爱,
送达儿童的心上,
走进成长的需求。
教育的爱,
是一种情调,
是一种滋养。
教育,教育爱,
教育的看见与表达。

在悠美乐曲的陪伴下,大家一起1分钟阅读檀传宝的“教育爱的真解与实现”,共读的8位老师根据自己的理解,又开始用书中的文字作诗,让我仿佛置身于一场诗会的邂逅中,在诗意的表达中理解文字。

于是,我又开始在心中作诗:

教育,教育爱,
是不可有须臾的分离。
学校,孩子视为“我们的学校”。
老师,我们的学校,
你是一个过路人,
一个警察,
还是一个朋友?
不,
你是一个保护孩子,培养孩子的观察者。
你敏感而机智,
你意识到成长孩子的存在,
你关注孩子,给孩子希望。
你宽容孩子,
开放而包容。
你让孩子感受到你在,
这是教育的爱,教育的情调。

在这里,我们练习开放的能力:既勇敢敞开,坦诚分享,又尊重彼此的信念与行为。

因而,在这里或许我的表达,并没有解读出这场共读的精髓。但此刻,我只想坦诚分享我的感受。

期待下一场的共读,也想像顾明远先生说的那样:像小草一样学习,随处生根;像细雨那样做事,润物无声。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