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行采集:
1.现代人的生活没有预先确定的意义。我们反思自己生活的价值,思考什么才是最重要的。生活的意义是一片真空,必须由我们自己去填补。
2.找到一种没有事先给出的意义,是一种困境,这涉及两面:一面是寻找、选择生活的目标和意义,并将自己投身其中;
另一面则是陷入绝望、无意义和一种无所谓的状态。
3.当一个人能看到生活中各种事件的模式或目的时,生活对他来说就是有意义的。相反,当这些事件看起来支离破碎时,生活就会陷入空洞。
4.•生活意义涉及人们拿什么来填充自己的生活,它为个体生活提供了形式和方向。
•生活目标指人们努力争取和靠近的对象。
•生活价值是指构成个体生活基础的特定愿景。生活的目标和意义都取决于此。
5.奥尔波特把人的生活目标分为6种类型:
•理论型:为了发现和揭示真理。
•经济型:以事物的效用为导向。
•审美型:以事物的和谐为导向。
•社会型:以友爱和亲近他人为导向。
•政治型:对权力感兴趣。
•宗教型:寻求与超越日常世界的事物合一的精神形式。
6.平等价值原则:没有人可以声称某种生活目标或生活价值更具优越性,或宣称一种生活方式比另一种更有价值。
重要的是,一个人要对自己所选择的生活方式有所承诺。
7.弗洛姆指出的两种生存模式:
•一种倾向于占有和拥有,多见于在以获取、拥有和产生利润为己任的社会中,
•另一种倾向于存在和生活。存在模式涉及向世界敞开自己,并放弃利己主义倾向。
在促进存在模式的同时,我们有充分的理由限制占有模式的影响。
8.我们有必要在团体的微观层面上,相互尊重,建立开放性和探索性的讨论形式;
也有必要在社会和国家的宏观层面上,减少暴力和剥削,促进包容性和一致性。
9.荣格认为,个体发展(即自性化过程)由两个主要阶段组成,分别对应于一个人的前半生和后半生。
在生命周期的中年阶段,人们往往倾向于评估自己的生活。这种评估可能在危机中展开,然后将决定接下来的生活进程。
10.克尔凯郭尔认为,个人与世界的联系有三种方式/阶段,分别被称为审美阶段、伦理阶段和宗教阶段。
一行精华:
生活价值是指构成个体生活基础的特定愿景。生活的目标和意义都取决于此。
在促进存在模式的同时,我们有充分的理由限制占有模式的影响。
触动,反思,改变:
如何在表面混乱的生活中,找到符合自己生活价值的意义,是我们面临的最重要的生活困境之一。
能够处理好这个困境的人,就是透过混乱的表象,抓住自己人生的本质,能够把宝贵的资源,包括时间和精力,都消耗到自己的生活目标之上。换句话说,就是活得有奔头。
而那些挣扎于这个困境的人,就如同陷入黑暗,看不到希望的微光,从而很容易被各种负面情绪吞噬,总之,活得很茫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