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种植凤仙花
本课通过组织学生参与种植凤仙花的活动,引导学生研究绿色开花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
课前导入询问学生种子是如何发育成幼苗的?是不是所有种子都能萌发长成新植物?播种下的种子在土壤中会发生什么变化?通过一系列的问题,引出本课“种植凤仙花”。
在第二环节探索部分,先询问学生们你想怎么种植?需要哪些材料?播种时注意什么才能使植物存活?放多少土?埋多深?说说理由,了解学生的前概念。学生对于前面几个问题还是比较了解,但是对于种子埋多深有争议。通过讨论可以得出种子埋多深和种子的大小有关系。
然后给学生播放种植凤仙花的演示视频。不仅要让学生知其然还要让学生知其所以然。我设置了七个问题。1.小石块有什么用?2.要挑选怎样的种子?3.为什么要戳洞?4.种深点还是种浅点?5.浇多少水?要不要天天浇水?6.放到温暖的地方说明种子发芽需要什么条件?
实验环节中学生做实验还是出现了一些问题。我原先让他们自己带花盆、土壤、石头和杯子或喷水壶(用于浇水)。有些学生带的花盆过大,不方便放置。有些学生带来的花盆里有土,他们要把土先取出来,放入石头再放入土。耽误了一些时间。有的学生带的玻璃杯,还是比较危险。后面我调整了带材料的要求。带空的小花盆、土壤、石头和塑料杯或者喷水壶。
小组在做实验的时候分工不明确,有的小组成员把实验全部做完了,部分成员就只是观察。所以我后面着重强调了分工安排这一项。
学生整体种植的过程还是比较顺利,但是浇水方面,部分学生还是出现浇水过多的情况。还需要再好好指导一下。
做完实验后让学生思考播下去的种子在土壤中会发生什么变化?怎样可以看到种子的变化情况。展示种植杯的结构,询问学生种子放在哪里?不加卫生纸好不好?为什么选透明杯?播放蚕豆种植杯的视频。
研讨环节中让学生思考种子萌发需要哪些条件?凤仙花种子成活变成幼苗了还会发生什么变化?可以用哪些方法记录。
拓展环节中介绍了植物的无性繁殖的方式。
小组种好种子的花盆本来是让他们放在学校照顾,但放在阳台比较危险,所以我让他们带回家,小组成员轮流照顾一周。
第一节课后布置了让学生做种子贴画的作业。
因为课堂上时间有限,我让学生们回家去做种植杯,很多学生还是非常积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