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庄子》中讲到过这样一个故事。
楚国有一个屠夫叫屠羊说,在楚昭王逃亡的时候,他帮楚昭王解决了很多问题。
后来楚昭王复国,要给他一个大官。
屠羊说坚辞不受,表示自己只想守着自己的羊肉摊。
楚昭王不理解,当官不比当屠夫有地位得多。
屠羊说却说:自己没有什么才学,对政事一无所知,一旦当了官,无论才德,都无法匹配,还不如经营自己的羊肉摊来得舒服。
承认自己无知,是一种谦卑。
知道自己无知,是一种智慧。
2.汉朝刚立国的时候,百废待兴。
丞相萧何顺应民意,鼓励人民积极生产,发展农桑,并且定下了详细的规章制度。
萧何死后,曹参当了丞相。
他却没有改动任何条令,一直遵循萧何的旧规。
朝臣看他整日无所事事,于是参奏皇帝告他怠慢政务。
皇帝就召来曹参询问。
曹参说:皇上你看我和萧何,谁的能力更强一些。
皇帝说:当然是萧何。
曹参说:萧何跟着高祖一起打天下,学识渊博,又见多识广,我自愧不如。既然我不如萧何,那为什么要更改他的政令呢?
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萧规曹随”。
惠帝恍然大悟。
在曹参的带领下,汉朝的国力得以逐渐恢复,万民赞颂。
保持空杯心态,把自己看小,人生的道路才会越发广阔。
3.庄子请朋友惠子一起在濠梁桥上游玩。
看到水里的鱼儿悠闲地游来游去。
他对惠子说:你看这鱼儿,多快乐啊。
惠子说:你怎么知道他们快乐呢?你又不是鱼。
庄子马上反问:你怎么知道我不知道它快乐呢,你又不是我。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我们不是鱼,所以不知道鱼的快乐。
我们也不是他人,所以也不能了解别人的喜好和想法。
4.庄子讲过一个“鲁侯养鸟”的故事:
有鸟从海上飞来,栖息在鲁国的城郊。
鲁侯发现之后,立马派人捉来,养在宫里,好生招待。
鲁侯本人酷爱音乐,又喜欢吃美食。
于是每天都有乐师奉命为鸟奏乐,又有仆从喂它山珍海味。
鸟儿被乐声震得惶恐不安、不敢进食,没几日便死了。
我们常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但是周国平说:己所欲,也勿施于人。
你自己喜欢的,未必是别人喜欢的。
默认自己对他人的世界无知,不强加自己的意见,才是对他人最好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