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文:
牧大和三年,佐故吏部沈公江西幕,好好年十三,始以善歌来乐籍中。后一岁,公移镇宣城,复置好好于宣城籍中。后二岁,为沈著作以双鬟纳之。后二岁,于洛阳东城重睹好好,感旧伤怀,故题诗赠之。
君为豫章姝,十三才有余。翠茁凤生尾,丹脸莲含跗。
高阁倚天半,晴江联碧虚。此地试君唱,特使华筵铺。
主公顾四座,始讶来踟蹰。吴娃起引赞,低回映长裾。
双鬟可高下,才过青罗襦。盼盼乍垂袖,一声离凤呼。
繁弦迸关纽,塞管裂圆芦。众音不能逐,袅袅穿云衢。
主公再三叹,谓言天下殊。赠之天马锦,副以水犀梳。
龙沙看秋浪,明月游东湖。自此每相见,三日已为疏。
玉质随月满,艳态逐春舒。绛唇渐轻巧,云步转虚徐。
旌旆忽东下,笙歌随舳舻。霜凋谢楼树,沙暖句溪蒲。
身外任尘土,樽前且欢娱。飘然集仙客,讽赋欺相如。
聘之碧瑶佩,载以紫云车。洞闭水声远,月高蟾影孤。
尔来未几岁,散尽高阳徒。洛城重相见,婥婥为当垆。
怪我苦何事,少年垂白须。朋游今在否,落拓更能无?
门馆恸哭后,水云愁景初。斜日挂衰柳,凉风生座隅。
洒尽满襟泪,短歌聊一书。
《张好好诗卷》是杜牧的诗歌手迹,如此便有了书法与文学双重的价值,甚至还要再加上史学的价值。流传到今天的文学家的作品手迹,尤其是宋元以前的真是凤毛麟角,此卷独存,愈显珍贵。
这是杜牧写给歌伎张好好的诗,诗前有序。这首诗放在杜牧集里并不出众,鲜有人知。幸运的是,手迹流传下来了,诗名也顺便为人所知,尽管写过此帖的未必回去关注到底是什么内容。
“牧大和三年,佐故吏部沈公江西幕,好好年十三,始以善歌来乐籍中。”大和三年,公元829年,杜牧27岁。沈传师任江西观察使,辟杜牧为江西观察使团练巡官。写诗的时候,是在大和九年,沈传师已经去世,所以杜牧说故沈吏部。
这一年杜牧第一次见张好好,好好十三岁,正是豆蔻年华,“翠茁凤生尾,丹脸莲含跗。”善歌,“来乐籍中”,是因为当时歌伎都是登记在册的,由官方的乐部管理。张好好善歌,诗里写她唱歌动听:“盼盼乍垂袖,一声离凤呼。繁弦迸关纽,塞管裂圆芦。众音不能逐,袅袅穿云衢。主公再三叹,谓言天下殊。”
一年后,沈传师去宣城,把张好好带到宣城,乐籍也随到此处。又过了两年,此时的好好十六岁,沈传师以“双鬟纳之”,鬟即环,也就是聘礼,纳娶了张好好。诗里杜牧极尽铺陈张好好跟着沈传师的风光“聘之碧瑶佩,载以紫云车。洞闭水声远,月高蟾影孤。”
在这里,我似乎看到了白居易笔下的琵琶女,少年时的得意:“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又过了两年,即大和八年,在洛阳重见张好好,“感旧伤怀”写了这首诗赠给她。
这里有个问题,杜牧感什么怀,伤什么旧?从序言第一句就可以知道,故沈吏部——沈传师已死,此时的张好好应该是流落洛阳。看到她,杜牧很自然地想起对自己有知遇之恩的的老领导,感伤!又见张好好此时的境地,倍伤神!
怎么知道张好好过得不甚如意,而是流落洛阳呢?且看诗里“尔来未几岁,散尽高阳徒。洛城重相见,婥婥为当垆。”“高阳徒”是谓酒徒,语出《史记 郦生列传》,这里指的是当年和沈传师喝酒酬酢的人。过了才没几年,沈传师一死,这些人都作鸟兽散,好好呢,只好到洛阳“当垆”。当年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私奔到成都,卓文君“当垆”卖酒,李商隐有诗“美酒成都堪送老,当垆仍是卓文君”,便是这个典故。
张好好无依无靠,一代名歌伎只好到洛阳来卖酒,怎不令人感慨呢。琵琶女“门前冷落车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张好好却也只能“婥婥为当垆”,假使张好好能与琵琶女活在同时,且能详见,一曲琵琶一曲歌,不知道会是什么效果呢?
白居易见到琵琶女,为她写诗,是“江州司马青衫湿”;杜牧见到张好好为她写诗,是“洒尽满襟泪,短歌聊一书。”泪为她落,又何尝不是为自己呢?
杜牧继续“载酒落魄江湖”,做着十年的扬州梦,这梦里会不会有张好好呢?
杜牧写给张好好的诗卷,奇迹般地流传了下来,奇迹!
此卷后来成了清宫的收藏,又被溥仪运出宫,带到长春。伪满洲国灭,流落江湖,被张伯驹先生购得,最终众所周知,张先生将此国之重宝无偿捐给了国家!
张先生的收藏里还有李白的《上阳台帖》,那将是另一篇读帖文章里的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