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行业的产品因BOM的区别,存在多种生产制造的业务模式,进而在实际业务模式运作中,有不同的生产模式,在实际的业务协同和生产流程,都会有不同的差异,随之而来的是在数字化管理中,存在生产配置、生产数据管理也有一定的差异
1 不同生产模式介绍
现有制造业的物种生产模式主要如下:
- ETO:Engenieer-to-Order,面向订单设计,强调根据客户的需求进行定制化设计,一般产品都是独一无二的
- ATO:Assemble-to-order,面向订单装配,设计需求客户相对少且稳定,基于客户的需求进行零部件的装配满足产品生产的需求
- MTO:Make-to-order,面向订单生产,根据客户的需求进行生产,一般产品设计已经完成有稳定的产品BOM,等待客户下单进行生产交付即可
- CTO:Configure To Order,根据选配生产,通产企业会有标准的半成品模块,企业接到客户订单后按照不同规格的配置进行选配半成品组装,适合小规模生产客户需求
- MTS:Make-to-Stock,面向库存生产,产品已经生产成库存,只需要客户下单,从库存直接发货出库即可,适用于需求稳定的商品
2 订货周期的比较
不同生产模式,因在不同生产节点交货有差异 ,存在不同的交货提前期,梳理参考如下:
- ETO:因客户定制化需求,因此在设计阶段需要进行提前下单,订货周期会很长(比如装修的定制衣柜)
- MTO:由于产品设计稳定,需在加工前下单,订货周期相对ETO较短(比如代工厂电子产品)
- ATO:在装配阶段要提前下单,保证工厂有及时的时间进行装配和选配(比如一些型号的电子产品)
- CTO:需要在配置前进行下单,现有配置项产品充足,可及时进行组装出货(比如笔记本电脑不同配置的组装产品)
-
MTS:有需求及时下单即可,当前库存一般是满足出货的(比如日用品、销量稳定的电子产品)
3.库存管理特点
不同生产模式的产品,由于保证及时交付需求,需要在客户提前订货时,及时做好产品和原材料的准备
其库存的管理和库存压力、管理的产品对象也因制造业模式不同,而存在一定的差异
- ETO:库存压力较小,都是客户定制产品,很少有标准品
- MTO:原材料压力大,需要等到客户下单,及时将原材料加工为成品
- ATO:原材料、半成品的管控压力大,需要在客户下单时,及时将原材料和半成品加工为成品交付
- CTO:需要管控半成品和原材料,需要根据实际的配置项需求,将标准的产品配置项组合为成品交付
-
MTS:需要管控成品、半成品和成品,成品在未发货前,库存都会在仓库积压
4.适用产品生命周期
生产模式也不一定是一成不变的,也会根据市场客户的需求发生变化,这进而影响到产品的生命周期,主要体现在如下场景
- ETO:主要是产品初步导入期或引入期,由于产品具有定制化需求,都是探索的阶段
- ATO:一般在产品增长期/衰退期,根据客户下单需求了解装配的销量趋势,进而判断产品所处的生命周期
- CTO:一般在产品增长期/衰退期,需要根据客户的配置需求了解市场的配置喜好,进而判断产品的通用配置项
- MTO:一般在产品增长期/衰退期,也是根据客户的下单预测来进行产品的需求分析,客户的订单需求变化,也需要考虑新产品的研制探索
-
MTS:一般成熟期的产品使用较多,此时不因客户下单需求影响,市场的产品需求是统一标准化的,只需预测市场需求,提前准备库存
5. 供应链协同能力
相对客户下单的产品生产模式,MTS的协同能力相对稳定,提货期越长,对交付和协同的要求更高
- ETO:客制化产品,需要根据需求沟通后确认设计,在设计确认需求后需要边生产边采购发货,对供应链内部的整体响应要求高
- MTO:通过订单、生产任务单来触发生产任务,此时订单下达要求供应链内部及时响应生产,保证交付,因此对供应链内部响应要求很高
- ATO:客户下单时,需要及时组装配件,按照需求进行装配,因此也对供应链的响应要求高
- CTO:客户下单时,相关的配置项要存在,因此对库存和采购的协同能力要求很高
-
MTS:基于市场预测和安全库存管控生产需求,因此供应链协同响应依赖于前端的需求准确性,相对来说会稳定一点
6.市场分析
不同生产模式的产品市场竞争力有差异,主要为如下:
- ETO:由于主要是定制非标准品,因此对定制设计的管理要求严格
- MTO:客户下单需求会有变更,因此需求的种类会频繁波动
- ATO:由于也是客户下单需求,对产品的多样种类也需要考虑管控
- CTO:BOM相对标准,但是配置项多样,需要考虑及时响应客户下单配置化定制需求
-
MTS:由于产品标准化,市场需求容易被替代,因此相对来说竞争力会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