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深正是打谷时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文/青山若夫

打谷子,是农家人秋时的盛事。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稻谷成熟前,经历了平田、育秧、插秧、施肥、除虫等一系列工序,倾注了庄稼人太多的心血。故庄稼人对这场秋收的重视程度,不亚于办一场红白喜事。

打谷子前,主家会挑选一个好天气。日子选定后,头天夜里,主家便打着手电,趁着夜色茫茫,到寨子里去找左邻右舍的壮劳力帮忙。热情善良的乡胞们如无特殊之事,皆会欣然应允。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少年所学诗词中,唯独对李绅的诗体会最深。农家人的生活并无今天各类视频里渲染的那般诗意,大山里交通不便,农事向来都是靠肩挑背驮完成,异常辛苦。

打谷子这项劳动更考验体力和耐力。土家人用来将稻谷脱粒的工具叫戽(hù)桶(又名戽斗)。戽桶为木质工具,四方形,开口宽,底部窄。打谷子当天,分工较为明确,在黄橙橙的稻田里,妇女负责手执弯镰割稻,汉子们则站在戽桶周围将割好的稻子脱粒。

秋日高悬,在金黄的稻浪间,勤劳的农家人将汗水挥洒在田间,将丰收的喜悦带进家里。

割稻子和脱粒工作会消耗大量的体力,且割稻时易被稻叶割脸,脱粒时又有灰尘上扬,一天下来浑身不适。主家为了感谢左邻右舍的帮助,都会准备好丰盛的餐食。

中午一般是农家人自制的凉水醪糟,将酿好的醪糟与村里那股流淌了数百年的地下泉水混合,瞬间成了一道风味独特的饮品,劳作歇息时,喝上一口,既解渴,还充饥。早中晚的正餐更为丰盛,传统的土家“九碗十大盘”摆满整整一桌,其品类与春节过年无异,馋得小孩儿口水直流。

打完的稻谷农家人会用箩蔸及时挑回,趁着好天气进行晾晒。小孩子没有体力,就负责在家守着丰收的稻谷,驱赶鸡鸭,守护一帮人的丰收成果。

稻谷够铺满晒席了,农家人便用自制的“哈谷耙”摊开成堆的稻谷,梳理成美丽的纹路进行晾晒。小孩子则继续守护这些稻谷,安静地等待日落西山,众鸟归巢,等待大人们回来将稻谷收起,颗粒归仓。

暮色四合,劳作完毕。忙碌了一天的左邻右舍,拖着疲惫的身体围坐在餐桌前,在昏黄的灯光下,分享着山野的美食,聊聊当天的“战果”,山外的往事,以及那些生发于乡野的怪诞奇事,一切简单而美好。

后来,专门用来脱粒的机器开始走进大山,所需劳力减少,这样热闹的场面也渐少了。再后来,随着打工潮的兴起,更多的人选择去城市里的钢筋水泥里挣点快钱,只有少量留在农村的老年人还在坚守着那几亩水田。原来的千亩良田,也杂草丛生,渐至萧条。

往日的稻田里,那些温暖、热闹的场面再也不复存在,只有少许的画面还在脑海中残留,慢慢温暖着时光。

(转载请记得联系作者哟)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文|清河 一、闲言 渝州重庆,是个神奇的地方。山峦叠嶂,云雾缭绕,总给人一种仙气飘飘的感觉。 特殊的地理环境,造就...
    印记_成长阅读 604评论 0 5
  • 某个夜晚,我和奶奶躺在床上。她突然说:“今年我们种田好不好?” “好啊!”我回答。我发现她用的是“我们”,便知道我...
    林酉鬼阅读 747评论 1 6
  • 有一种忙,叫着双抢 ----je...
    Jeff随笔阅读 393评论 0 0
  • 老部荡第十五章一一一虽苦犹甜在收割 浣溪沙。秋收 丹桂花开馥郁香。 风吹稻浪滚金黄。 农家户户抢收忙。 丽日当空全...
    徐云喜阅读 561评论 9 4
  • 稻子慢慢的黄了。早晚的天气渐渐的有了些凉意,秋的尾巴悄悄的近了。 已经收割完的稻田里剩下的是收割机走过后留下的一坨...
    桐州一皓阅读 1,130评论 9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