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河焦点中期一班
凡尘疏离 2021.8.18
今晚焦点中期班学习,重点是学习心理咨询时如何运用共情,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
课后老师让分小组讨论,在讨论中,学习伙伴H老师给我分享了关于一个孩子的事。讲完,她唏嘘不已,我也心有戚戚。
是在多年前,她的孩子小的时候,孩子带一帮同学来家里玩。孩子们在客厅玩的不亦乐乎,H老师发现有一个孩子蹲着她家屋门外的草地上自己玩,就过去问他怎么不去屋子里和同学一起玩,孩子说:他们不让我和他们一起玩。H老师进屋问儿子,儿子说,这个同学的家长是卖油条的,没时间管他,他的学习成绩很差,老师让请家长的时候,他的家长从来不去学校。而且,他身上还经常有种怪味,所以同学们都不愿意跟他玩。考虑到众多孩子的感受,H老师没有硬把孩子叫进屋子里。
这件事过去多年了,H老师常常想起这件事,也一直牵挂着这个孩子。直到儿子长大了,她又一次想起这个孩子,就问儿子这个孩子后来怎么样了,儿子说:他两年前就成了流浪汉,精神有了问题。
H老师听后心情沉重,既同情可怜这个孩子,又为这个孩子感到惋惜,同时,为自己当初没有过多关注和帮助这个孩子而后悔、愧疚。
我安慰H老师说:我很理解你的感受,你对他的牵挂和同情,都是你善良的表现。对于这个孩子,你既不是他的老师也不是他的亲人,充其量是个旁观者,没有过多关注也情有可原。即使你当初贸然介入,也不一定能被他和他的家人接受,不一定能改变他的命运。安慰归安慰,我也为这个孩子感到痛惜,为H老师错过了对一个孩子的帮助而惋惜。
这件事也提醒我,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要对身边的孩子多多关注和帮助,或许一个小小的善举,就能改变一个孩子的命运,避免类似悲剧的发生。
网图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