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什么原因,也许是人到中年吧,总是不经意间想起过去的时光。
八十年代正是物质比较匮乏的时期,过年时候的衣服都是母亲从大集上买来的布,然后亲自动手裁剪,自己用缝纫机,加班加点的赶制出来的,不光给我们做,因为母亲会裁剪,舅舅家表弟表妹的衣服也是母亲做的,每个领口的花边,每个衣服口袋的花边,每件衣服上的装饰花,母亲都要经过认真的搭配,力求到达最完美的效果,至今记得表妹穿上新衣服时甜美的笑脸。最有印象的就是流行的迪卡布,纯棉的还特别结实。
母亲最得意的一件作品是给大姐做的裙子,也是她裁剪学成后的第一件作品。记得那时候母亲都是利用晚上的时间学习,有书籍还有老师讲解,在一位农户家里,几位喜爱裁剪的妇女认认真真的听老师讲解。从这一点来说,母亲是一位喜爱学习,具有探索新事物的好奇心的女性,更是一位勤劳的女性。刚尝试做衣服,母亲就给大姐做了一件背带裙,粉色的,背带上镶嵌上透明的丝带,非常好看。正好六一儿童节,姐姐穿着裙子参加演出,当时穿去就惊艳了全校。后来人们纷纷来到我家,看样式学着做。那件衣服也是我巴巴盼着自己赶紧长大,好有机会穿那件背带裙。因为农村一般都是衣服老大先穿,然后穿不了才会轮到老二穿的。就是这样,我们当时也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公,不像现在的孩子,事事总要论个先后,张嘴闭嘴的要公平。也许真是一个时期造就一批人吧。
衣服有了,过年还得有新鞋,当然不会去买现成的,也没有钱买,都是母亲一针一线做的棉鞋,而我们唯一能参与进去的就是买一副自己喜欢的鞋带。棉鞋从底到面,从里到外,都是母亲的汗水与无数个日夜的操劳。鞋底子也是用旧衣服夹杂着浆糊,一层一层粘好,然后晾干,我们这里叫夹纸,不知道别的地方叫什么,母亲比着鞋样在夹纸上裁剪。纯纯的手工,绝对的环保,如今这门手艺已经失传了吧,很少见到,也可以说现在人们已经不需要夹纸了,自然这门手艺也就不会在重现江湖。
还有一个场景总是挥之不去,半夜在大炕上,一个个小脑袋从被窝里钻出来,眼巴巴等着炖好的猪肉,盼着睡前能吃上几口。因为这肉炖的时间长,熟了也就半夜了,为了验证熟透,父亲都会弄一大块放到碗里让我们尝尝。这肉也有来历的,是从很远的集上买来的,因为相传那个集上肉便宜,过年买的多,人们纷纷去那个集上买。这也是过年的重头戏。
新衣服、新鞋,一锅猪肉,不可少的几盖帘的猪肉白菜饺子,摆好瓜子、糖,大红春联一贴,几挂鞭炮一响,年味就全乎了。回不去的童年,它是我心底深处最柔软最美丽的桃源,也是我内心最纯净最纯粹的港湾!
(尊重简书与原创,和爱码字的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