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也篇第六⑲-⑳
⑲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⑳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这里提出一个概念,中人以上和以下。古人按照人的才智等级,把人分为三等,细分的话分为九等。才智等级就是指的人的才能和智慧的等级,三等分为上、中、下。细分的话,上等又分为上上、上中和上下,中等分为中上、中中和中下,下等又细分为下上、下中、下下。
这个时候我们就会思考了:这不是讲差别,讲等级吗?可是孔夫子不是说“有教无类”吗?所以这里我们要注意理解了,他并不是在分等级,而是在讲述一个客观事实,告诉我们人的才能和智慧,就是分成这样的等级,这是客观存在。
我们把人分成了这样的等级,不是说我们对这样的人去差别对待,而是我们要懂得这个道理才能因材施教,就好比是我们,我们会去识别这个人长得好看还是不好看,帅还是不帅。但是我们知道他帅和不帅,并不是我们对他有所不同,而是我们心中有这样一个概念。
如果我们看不懂他人的等级,看不懂他人的才能和智慧,我们怎么才能因材施教?包括我们在用人的过程当中也是一样的,我们能看到这个人的才能和智慧在哪个等级上,我们才能更好地去用,才能更好地去教化。
虽然分为了九个等级,其实很简单,用《论语》的这句话就是“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中中以上的部分,都称之为中人以上。中中以上的人,我们可以和他讨论言说高等的智慧,而中中以下的人我们是不能和他说高等的智慧的。
比如说慧根没有那么强的人,你跟他讲:“人一定要无欲无求的,你才合于天地之道。你只有摒弃了自己的欲望,你才能成圣成贤。”就这么简单的一句话,绝大多数人听不懂的,“你说的不对,人怎么可能没有欲望?是人就有欲望。”这就是听不懂了。
所以我们要懂得遇到什么样的人,讲什么样的话。对待什么样的人,讲什么样的智慧。你看我们在企业当中,是不是一样的?
如果是一个基层员工,我们不是瞧不起他,而是你懂得他的智慧和才能,可以听懂什么样的话,我们就会去讲什么样的话,这个才能因材施教,见什么样的人讲什么样的话。
所以我们在整个回顾《论语》的过程,你会发现每个人问相同的问题,孔夫子都给予不同的答案。大家同样是问孝,同样问君子,同样问仁,同样问知,孔子的答案不相同。为什么呢?
因为对方所处当下的境界、环境、才能、智慧都不同,所以他给予了不同的答案,这叫做因材施教。所以我们首先要有识别的能力,要能看得懂他人的才能、智慧和当下可接受的程度。
所以我们经常讲一句话:“一切法皆是方便法,皆是方便说。”注意,方便谁呢?方便对方听得懂的。孔夫子也是一样的,首先他讲人伦关系,告诉我们“仁者,人也,亲亲为大。”
从身边的人开始亲近,但是随着你自己内在的仁德在不断地增加的时候,告诉你“泛爱众”,那么再接下来告诉你要“心怀天下,让天下归仁”,所以他在讲不同的境界,是因为根据人们不同的根器、不同的才能和不同的智慧。
“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所以面对中中以下智慧和才能的人,我们不能去讲上等的道理,我们之前讲过:“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
同样的道理,我们首先要了解对方的材质,他是一个什么样的木,如果我们看到了他是一个朽木,我们还去雕,不是自己的问题吗?我们经常听到一句话叫“对牛弹琴”,你明知道他是牛,你还要弹琴,你不光要弹琴,还必须让他听得懂,你看是谁的问题?你给他草就可以了。
这一切的现象,都在告诉我们一个道理,首先我们自己要有识别的智慧,我们才能去因材施教。所以我们想培养好自己的孩子也是一样的,你得能看得清楚他身上的特质,他身上的优点和他身上的短板。
我们对待企业的员工,对待自己的学生都一样。我们看到自己的孩子,看到自己的员工,看到自己的学生,为什么会愤怒?为什么会生气?为什么会发脾气、起情绪、暴躁?是因为无能为力,是因为自己看不清楚,你没有力量可以做得更好,所以你就生气了。
所以你看人生气都是因为在无助的时候,没有办法了,我才愤怒。你辅导着孩子写作业,你会发现怎么教,他都不会,你就怒了,你就起情绪了。
那是因为我们看不懂,如果你能看懂孩子哪一方面他就是弱项,说这个孩子的理解能力就是没有那么好,他怎么学都学不会,你要看得很清楚,还会起脾气吗,还会发怒吗?不会,因为你看到了这方面就不是他的特长,我们耐心地去培养和引导就可以了。
比如说员工也是一样的,你会发现这个事情你交给他做,他就是无论如何都做不好,有什么可发脾气的?换一个人就好了,或者给他换一个岗位,可能不是他擅长的地方。所以我们只有有智慧看清楚当下的人,看清楚当下的事情,我们才能更从容地去面对。
这句话在告诉我们:面对什么样的人,讲什么样的话。面对什么样的材质,我们去用相应的办法去雕琢。
樊迟问知。樊迟,孔夫子的弟子。这是孔子在晚年所收的学生,在孔子六十八岁返回鲁国的时候,拜孔夫子为师。樊迟也是七十二圣贤之一,很注重自己德行的修养,重农业,他很看重农业发展。
并且樊迟也是一位勇猛之人,身上还有另外一个优点,爱问,经常问孔夫子问题,后期也是志于教学的一个人。我们再来承接上一句话来看,孔夫子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在讲面对什么样的人,讲什么样的话,所以到这一句具体的事情就来了。
“樊迟问知”,我们可以看《论语》有几处樊迟在问,我们之前所讲过“孟懿子问孝”,孔夫子说:“无违。”“樊迟御”就是樊迟在给孔夫子驾车的时候,他跟他讲述了这件事情,也和樊迟讲了“无违”到底是什么意思。
再往后学习的时候会有“樊迟问稼”,就是如何种庄稼。这里开始樊迟问知、问仁,我们去观察一个特点,但凡是樊迟有所问,孔子的对答就会比较简单。我们来思考一个现象,比如说我们身边如果有孩子,包括一个同事当中,包括朋友也是一样的,他总是爱问问题的人,我们可以通过他的问题,看到这个人在什么阶段。
举个例子:比如说我们现在每天在上课、在学习、在直播,有的朋友问:“遇到小人怎么办?婆婆对我不好怎么办?我的工作不好怎么办?我失恋了怎么办?”但凡问到这些问题。
大家是不是都知道了,这是一位新人,这还没有开始学习圣贤的文化,还没有开始修行。是不是一目了然?可是我们修行了半年,修行了一年的朋友,这种问题几乎是问不出口的,为什么呢?因为我们通过学习和修己,完全有智慧去解决这些事情。
我们会明白一个道理,“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我们处理不好人际关系,身边还有小人,工作还做不好,说明我们自己内在提升的还不足,才会出现这些问题。所以我们看到对方但凡有所问,就知道他处在哪个等级上,他的智慧在哪里。
“樊迟问知”,你看别人问是不是都有一个特定的条件,说我面对了一个什么事情,我问一个具体的事情。比如说别人问什么叫做孝,比如说“哀公问政”,这里呢?没有,他只是问知。
知,它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就好像现在有个人问你:“什么叫智慧?”你说你要怎么回答?你只能取智慧其中的一点,这个时候就需要你的观察能力了,你看他的智慧和才能在哪个等级,所以我们取一个点对他是有帮助的,他是可以听得懂的。
我们看看孔夫子是怎么回答的?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务民之义,什么叫务?专心致力于一件事情叫做务。说我们务工,你要专心致力于你的工作;说你要务农,你要专心致力于农业。
我们现在理解的务,不够精准,不够精髓,认为我去做了就是务。我种地就是务农,不是的,你如果没有专心致力于把农业做得更好,不能成为务。务民之义,我们专心致力于自己该做的事情,这是为人之根本,这个民就是人的意思,说我们一个人,你要懂得专心致力于自己该做的事情。
敬鬼神而远之。这里讲到鬼神,讲到鬼神是和人成对比,在告诉我们不要外求的道理,“远”是远离的意思,敬鬼神而远离之,为什么要讲这句话?首先我们来讲一个概念,我们对一件事情敬畏也好,我们对鬼神的敬畏也好,首先要信,不信则不敬。
举个例子:有的人敬畏因果,是因为相信因果;有的人敬畏善恶,是因为相信善恶到头终有报;有的人敬畏一件事情,是因为我相信这件事情是正确的。我们说“务”这个字,有的人敬畏自己所做的事情,专心致志,是因为我相信我自己,我相信这件事情我可以把它做得更好。所以我们说第一点,不信则不敬。第二点,信则易迷。
要不然就是第一种人,我不相信,所以我不敬。第二种人,相信,但是很容易迷。如果你相信鬼神,很容易迷在其中,所以沦为迷信。我们要做第三种人,敬而不迷,我们相信,我们敬畏,但是我不会迷在其中。
我们学《论语》八佾篇的时候讲过:“祭如在,祭神如神在。”我们无论祭祀天地,祭祀鬼神,祭祀山川之神,祭祀祖先,它是一种礼敬,是一种敬畏,我们相信他的存在,但是我们不会迷在其中。
我们再来讲迷,什么叫迷?就是靠求。我祭祀天地,求天地赐福于我。所以这句话告诉我们一个非常深刻的道理,我们作为一个人,要致力于知道自己该去做什么,绝不可迷信和靠外在的力量,去求助外在的力量,皆是错的。
我们要懂得以人为本,我们要懂得万事靠自己。孔子讲:“获罪于天,无所祷也。”说我们自己的德行如果不合于天地之道,你就会获罪于天,你祈祷求谁都没有任何用处。所以告诉我们,人要行得端正,去做你自己该做的事情,不要到处去求。
而我们现在很多人都错了,拜孔子,求孔子赐给我智慧。你想一想孔夫子他是圣人,如果我们去求,他就可以赐给我们智慧,他又何必去讲儒家的文化呢?他又何必去说《论语》呢?告诉我们努力地学习要靠自己呢?
我们喜欢到处求,拜谁求谁,求神,求圣贤,求我们身边的人,求朋友,求领导,谁都求,但是就不懂得求己。所以孔夫子告诉樊迟的这句话,真的是给我们当头棒喝:“你作为一个人,你要知道自己该去做什么,不要到处求,什么都不要求。”这就是智慧,你看如此简单。
问仁。接下来樊迟又问:“什么叫做仁?”
又是一个宽泛的概念,这个时候孔子说: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说一个仁者先难而后获,什么叫做“先难”?你要先努力地艰苦地奋斗,你要先去付出,先去奉献。“而后获”,我们所获得的利益和好处要在后面,这就是仁。
所以想一想,我们在平时的人生当中,在生活当中,在工作当中是不是这样的?有没有先去奉献,然后才有所得。可是我们好像都反了,总是想先有所得,然后我再去付出,或者我刚付出一点点,我就想要得到收获的更多,所以就开始痛苦不堪,有求则苦。
我们这里再提炼出来两句话,一个叫做“务民之义”,我们知道自己该做什么。学习《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一句话就讲完了,这是大人的学问,大人一生要去做的事情,一个是明德,明自己内在的德就是修己,提高自己,让自己变得更好。亲民,帮助他人。目标,止于至善。
这就是一个人一生该去做的事情,你只需要致力于让自己内在变得更好,去明自己的德,去帮助他人,去亲民,其余的你就不用求了,“敬鬼神而远之”,仅此而已。这就是智慧,什么叫“仁”?奉献在先,得到在后。
我们再来讲一个规律,“先难而后获”,我们要深刻地明白这个道理,就不抱怨。比如说我们现在刚开始创业,要知道“先难而后获”,一定要经历艰苦和困难的奋斗过程,才能得到,这就是仁,有什么可抱怨的呢?
比如说我们刚参加了一个新的工作,刚开始很难,因为不会,做得又不熟练,我们就去提升自己就可以了,自己做得不够好,有什么可抱怨的呢?所以着急是没有用的,抱怨是没有用的。
我们刚开始学做饭,刚开始学开车,甚至小孩子刚开始学走路,难不难?难,跌跌撞撞,有的时候还会把自己摔倒。我们人生的这一路都是一样的,但凡我们去接触一个新鲜的事物,去做一个有挑战的事情,都要先经历艰难的过程,而后你才能得到结果,这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
我们再来看这句话,这里的“知”和“仁”,是孔夫子提出来的关于“知”和“仁”的一个方向,一个具体的行为。所以我们再来思考就很简单,什么叫做“知”?一个人知道自己该去做什么,而不求助于鬼神,不求助于他人,这就是智慧。
那什么叫做仁呢?也很具体,要懂得“先难而后获”的道理,奉献在先,回报在后,不急于回报。遇到事情的时候提醒自己,事物的发展规律皆如此,“先难而后获”,不会抱怨,正己,不断地提升自己的“知”,提升自己的“仁”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