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戴嵩画牛》是统编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21课《文言文二则》中的第二篇课文,作者是北宋文学家苏轼。文章用简洁的语言、平实的手法,围绕唐朝画家戴嵩画的《斗牛图》,刻画了杜处士和牧童两个特点鲜明的人物,讲述了一个有趣的故事,揭示了“耕当问奴,织当问婢”的道理。
2011版课程标准提出,第三学段要“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语调、韵律、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本单元的人文主题为“艺术之旅”,语文要素为“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体会艺术之美。”本课选取的是两篇记录中国传统艺术的文言文小故事,语言凝练、意蕴丰富,尤其是本篇文章,全文共有93个字,故事生动、内涵深远,是引导学生学习文言文,感受中华传统文化魅力的佳作。
六年级学生对文言文的表达形式已有了初步感知,也了解了一些阅读文言文的基本方法,知道借助注释理解基本内容。由于文言文特有的表达方式与学生日常使用的白话文之间有着较大的差异,因此,学生对于文言文依然有着初学的新鲜感与认知上的陌生感。本文虽篇幅短小,但是语言凝练隽永,寓意深刻。学生在理解文意,读懂文本揭示的道理方面具有一定的困难。我们班学生能讲述故事大概内容,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但是把文言文转换成白话文,口语化讲述故事,具有一定难度。同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主动通过想象走进文本,加深理解,但是如何在讲故事的过程中展开合理想象,深入情境,让故事内容更丰富,更生动,并不容易。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单元目标要求、教材内容及学情,本课教学的主要目标定为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理解文章意思,展开合理想象,讲好故事,并且懂得故事中的道理。将指导朗读,理解重点词句读懂故事,展开想象讲故事作为本课的教学重难点。
教学方法上,我以指导朗读和引导想象为主,渗透学法的指导。其次,渗透文言文阅读的基本方法,通过看注释、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调换、增补等方法理解文章的意思。第三,指导学生借助语言文字展开合理的想象,通过变换人称转换角色讲述故事,深入理解文章内容,体会故事的趣味性。
在教学过程中,我先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再通过品读重点句,引导学生借助注释理解课文内容,并帮助学生展开想象,加深理解,然后结合人物对话和表现人物动作、神态的词句,想象情境,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具体流程是:
一、导入----解题意;二、初读----读正确;三、读通——知文意;四、趣读----入情境;五、想象----讲故事;六、再读——思启示。这样的教学环节有条不紊地上课,学生学习目标明确,课堂上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情智发展较好,基本上完成了学习目标。
然而课堂是遗憾的艺术,在这节课上,我有些地方做得不妥。
如:课上我让学生想象杜处士听了牧童的话后他的神态、动作、语言,提了这样的问题:面对牧童的质疑,杜处士笑了。你觉得他是怎样笑的?试着写写杜处士的表现。
如果换成同桌分角色演一演,看谁能再现当时的情景。学生就会比写写、说说有兴趣。
如:用自己的话讲讲《书戴嵩画牛》的故事。
课件下应打上温馨提示:注意讲故事时的语气、加上动作、表情。
也许个别学生就会眉飞色舞地在台上展示了。
如:我问:读了这篇课文,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因为本课是文言文,很多学生找不到在文中的原话,发言不积极。
如果换成:作者在讲完故事后,引用了一句古语,发表了自己的观点,是什么?这样提出问题学生就很容易找到“耕当问农,织当问婢”。
孩子们总是喜欢小动物,喜欢同龄人,喜欢似曾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事。如何让学生走进这样一个离他们年代久远的人物,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引起情感上的共鸣呢?我想:情境的创设、语言的感染、问题的设置、生活体验的唤起都应该引起我的重视。
今后我的语文课堂,一定要为学生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我多微笑,多鼓励学生。想法设法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热情,让孩子们体会到表达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