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万小时定律,这个散发着浓烈多巴胺气息的“谶言”,刺激着一波波有志之人,令他们执着地在自己钟情的轨道上前行。他们相信只要在那个领域投入一万小时,就会成为该领域的大师。然而,很多人还是不可避免地成了烈士,因为一万小时对他们来说还是太漫长了。从热情洋溢到心灰意冷,可能不到十分之一的时间。为这些与大师失之交臂的人感到遗憾。
放弃的人,没有什么可内疚的,因为人们天生就是只顾当前的欲望,而几年后的自己就像个陌生人。所以当人们计算着自己坚持下来的时间,从而考量与一万小时的差距时,放弃是个更诱人的选择。
但是,他们有没有想过,非要成为大师么?答案是否定的。在一个领域我们完全没有必要成为大师,仅仅是突出或者卓越就可以有巨大的回报,由此所需要的时间就会变成几千甚至几百。《刻意练习》中提到,优异的小提琴学生平均练习时间为5301小时,最杰出的学生平均时间为7401小时。另外,技能水平和时间的关系是一个趋势越来越平缓的曲线,也就是说技能水平越高,想提升自己能力所花费的时间就越长。想想那些奥运田径选手,他们想让自己的成绩提升0.1s就得付出大把的时间磨炼。因此,如果把目标定为突出,那么所需的时间就会大幅缩短。所以在一万小时定律面前颤抖的人们,把它改成一千小时,甚至一百小时定律吧。
一万小时定律是怎么来的呢?作家格拉德威尔在《异类》一书中指出:
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1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世界级大师的必要条件。
等等,我好像看到了一个概念:“必要条件”。我XX,怎么那么多人都把它当充分条件用了?那些上道的人一定要注意到这一点,一万小时的锤炼不是成为世界大师的充分条件。。。。
实际上,经过一万小时甚至数万小时锤炼而没有成为大师的例子数不胜数,比如写字,很多人从小写到死,字的美观程度就像过山车一样。小时候不会写,歪歪扭扭不好看,等写得多了,开始有了模样,然而一到初中就开始下滑,字写得越来越飞起。还有,机械加工行业的很多老师傅都拥有十多年的经验,他们的工作时间也已过万,可有几个能称得上大师的?还有更普遍的例子—吃饭,假如每天吃饭所耗的时间是1小时,到30岁就已经过万了,但是谁在吃上成为大师了呢?即使非常符合养生理论的“细嚼慢咽”也很少有人能做到吧。
所以单纯的时间积累是不够的,还要不断跨出自己的舒适区。然而,很多人都迈不出那一步。在奋斗的道路上,他们疯狂地用虚假的勤奋欺骗自己,认为自己已经做得很出色,殊不知那仅仅是在原地打转。在学校里,我就经常让自己处于舒适区。解题的时候大概有个思路,就直接翻看答案;遇到难题简单思考一下就放弃了;即使是复习的时候也是在那些简单的题上花费更多时间,对于复杂的难题匆匆而过,因为太难了,真正考试怎么可能会出这种变态题呢?但是事实总打我脸。。。
跨出舒适区,就是直面那些棘手的问题,越是困难就越要仔细应对。要知道重复计算1+1的问题,算上几万个小时也不会提高我们的计算能力。只有不断提高问题的难度,才能有信心面对更困难的问题,才能逐渐与他人拉开距离。值得一提的是,解决一百道小破题的成就感,远不如解出一道难题,相信很多人都有过类似的经历。
最后总结一下:
1.在一个领域中没必要成为大师,只需成为高手,由此所需的时间会是几千甚至几百小时。
2.时间的累积不是成为高手的充分条件,要跨出自己的舒适区,不断提高问题的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