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1怎么惩罚孩子才有效
从长远来说,内部激励的作用要比外部惩罚的效果更有张力。但在很多情况下,适当惩罚对孩子却是很有必要的,尤其是针对某些危险行为。比如,一个4岁的儿童喜欢往马路的车流里跑,或者某些孩子经常欺辱、挑衅其他孩子。
惩罚危险行为要有四个原则:惩罚及时;针对性强;情绪平稳;说理简短。
第一,你发现孩子有危险的行为倾向,要立刻进行惩罚,不要拖到几个小时以后甚至第二天,延迟惩罚效果会大打折扣,而及时惩罚更容易让孩子把错误和受罚原因紧密联系在一起。
第二,惩罚目标要明确,不能含糊和笼统。比如,孩子喜欢在马路上跑,你惩罚的时候应该直接告诉他:“往马路上跑是非常危险的,你如果不和大人一起遵守规则过马路,我就会严厉惩罚你。”这样的话语针对性相对较强,他会明白自己是因为什么而受罚的,从而形成惩罚的规避意识。
第三,情绪要平稳。惩罚孩子的时候,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可以先给自己1分钟时间调整呼吸,然后仔细想想惩罚孩子的目的是什么,再开始执行,这样的惩罚就会更加理智。
第四,在惩罚的时候,你的解释要简明扼要,向孩子说明是什么错误导致了现在的惩罚就可以了。如果孩子刚犯错,你说太多的话,孩子很容易云里雾里,找不出犯错的原因。
这四点就是惩罚危险行为的重要原则。
如果你要惩罚的不是危险行为,而只是一个坏习惯,应该用什么方法呢?
惩罚孩子的方法
第一种,也是最常见的一种——体罚。但会带来消极的后果,不建议经常使用。
第二种方式是强制命令,这里指的是父母用语言或者肢体来强迫儿童,制止他做出某些消极行为。
第三种方式是诱导技术,通过给儿童讲道理来鼓励积极的行为出现或者阻止消极的行为,这里包括设定限制、诠释某种行为的合理结果、解释、讨论以及帮助儿童感受到平等的对待。
第四种方式是我们可能经常会做的一件事情,收回爱。比如,你再……我就不爱你了,你再……我就走了,留你一个人在这里等。
使用诱导技术,需要更系统地执行并坚持。比如说,等孩子今天的游戏结束以后,你就需要告诉他:“你玩手机游戏的时间太长了,我需要限制你用手机的时间。”这个时候,你就必须要坚持,不管孩子怎么吵闹都不能被他威胁。等他平静的时候,你需要告诉他为什么玩游戏的时间是需要被限制的,过度玩游戏会有什么危害。你还要明确地告诉他,什么时候是游戏的限制时间,而哪些时间,达到哪些条件,玩游戏是被允许的。这其实就是在告诉孩子,关于这件事情我们约定的规则是什么,该怎么执行。
如果你想要儿童接受父母的规则,通常最有效的方法是诱导技术。而强制命令法效果最差;至于“收回爱”的方法,效果很短暂,而且容易让孩子缺乏安全感,同样也不建议使用。
总结
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要消除他们的违规行为,我们可以采取以奖励正确行为、忽略错误行为为主的方式;当孩子出现了危险性错误的时候,采取紧急的惩罚措施;体罚、强制命令、收回爱都需要非常谨慎地使用;最安全、最有效的方式就是与孩子制定详细的规则(可以一起讨论),坚决执行且不断地强调这个规则,解释清楚限制他这么做的原因,直到他自己能够心甘情愿地接受这种规则的限制。讲到这里,你可能会发现,惩罚根本就不是目的,而只是手段,如果你能将自己的信息及时地传递到孩子的心中,那么惩罚这件事情就完全不需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