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逍遥游

“逍遥游“是庄子的首篇。何谓逍遥游?“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无所待,以游无穷”。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完全掌握宇宙的规律,获得精神上和物质上的绝对自由。这种超越时空的、超越物我的生活千百年来只存在于梦境中。

我们在学生时代学过的“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就来自“逍遥游”篇。摘抄金句,即可感受庄子的“逍遥游”之道。

北冥(北海)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奋起)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海风吹起)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译:水的蓄积不够深厚,那就没有能力负载大船。)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译:智慧小的不如智慧大的,寿命短的不如寿命长的。)

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译:朝菌不知道昼夜的交替,蟪蛄不知道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幻。蟪蛄即:寒蝉,春生夏死或夏生秋死,不知四季。)

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译:全世界都赞扬他,他不会为此受到鼓励;全世界都非议他,他不会为此感受沮丧。)

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译:他能确定自我和外物的区别,分辨荣誉与耻辱的界限。)

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译:如果能够把握天地的本性,顺从六气的变化,畅游于无穷的世界,还有什么可以依赖的呢? 六气指:阴、阳、风、雨、晦、明)

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译:至人没有一己的私念,神人无功业的束缚,圣人无名声的牵挂。)

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译:厨师即使不恪尽职守,主祭的人也不会替他去烹调。)

物无害者,无所可用,安所困苦。(译: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去伤害它,它的无所之用,就不会招来困苦。)

日月出矣,而爝火不熄,其于光也,不亦难乎?时雨降矣,而犹浸灌,其于泽也,不亦老乎?

(译:就说日月都出来了,烛火还不熄灭,它要和日月争辉,岂不是很难吗?适时雨水已经降了,人们还在灌溉,这对于禾苗的滋润,岂非多此一举吗?)这段突然让我觉得很感动。多此一举的举动,却是最炽热勇敢的心。


“逍遥游”意境:

一、用鲲鹏腾飞九万里的大美对比小虫小鸟的浅薄无知,点出小大之辨。且万物有所待,只有“无己无功无名”才是逍遥自在的真正含义。

二、对于神人有超越自然力、超越世俗功名的品质,世俗的功名事业就不值得一提了。

三、“无所可用”才能成就身上“无所困苦”的大用。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