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个体心理学的重大发现之一,一一“自卑情结”。这个专业术语,被不同派别和学科的心理学家都已采用,并将其用于实践。
那么所谓的自卑情结是什么呢?
他们是这样明确定义的;当一个问题出现时,某个人表现得无所适从,并表示自已一定不能解决这个问题,这种情绪便是自卑情结的袁现。自卑情结是一种情绪,自卑情结也不仅仅是神经病患者的专属,自卑感的表达方式多种多样,每个人都会根据自己的生活方式,以自己的方法去表达这种情绪。愤怒,泪水和道歉都可能是自卑情结的表现,自卑情结严重的退缩表现是自杀。其实在工作生活中,因为自已所处的环境,地位不如意等等,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但大多数人始终怀着勇气,积极努力,用尽各种有效方法,去改善现状,而去摆脱自己的自卑感。
人有自卑并不奇怪,它是人类改善自身处境的动力。而且作者还认为,人类的一切文化成果都足源于自卑感。
因为生活中的自卑感带来压力,迫使人们采取补偿性举动来取得优越感。比如,在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困难时,放弃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而通过自杀行为来争取优越感,把自杀原因责任归咎于他人。
优越感目标人人都有,它是属于个体独有的。它完全依赖于个人赋予生活的意义。人在生命开始的四五年间便确定了自己生活的意义。就像盲人摸象,按照自我认知作出判断。同样,我们的优越感目标也是在摸索和猜测中确立的,它是贯穿一个人一生且不断变化的动向,而不是一个确定的点。一个人一旦设定了具体的优越感目标,他的生活方式便不会有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