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看到闺蜜写了一篇日记,说有了宝宝之后爱情依然还是爱情,话题非常的有吸引力我迫不及待的点击进去,想知道有了宝宝之后的爱情是什么样的。文中描述了她早起之后,老公准备去上班,她想到昨晚没顾上说话,早上又没说话,就开始抹眼泪,老公心疼地告诉他,我不会不打招呼就走的,我今天早下班带你出去玩。
不得不说,这更像爱情。虽然我不知道爱情和亲情是如何定义的?但是,结婚后的感情和谈恋爱时的感情,对于我个人而言,是有不同的。
谈恋爱期间,如果男朋友短时间没有约我,我会觉得非常不安;如果他带我去玩的时候,我会觉得非常非常开心,哪怕是两个人在一起发呆,空气中也弥漫着幸福的滋味。如果他有一丢丢不在乎我,我就会非常的难过。
随着感情的稳定,最终步入婚姻,有了我们爱的结晶,我们之间,慢慢的变得默契。在相处的方式中,相互不触碰对方的雷池,并且很多事情不用多说、只需一个眼神,甚至不需要眼神,也能提前为对方做到。
这期间的幸福,没有爱情来得那么强烈,但是在举手投足之间,我内心是安全的,我会觉得这里就是家、这里是安全的、是温暖的。即使有生气,我们也会在微信上吵一架,或者喊一句,然后就不多言语,而是该干嘛干嘛,仿佛忘记刚才还暴虐了对方一把。
“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这是我喜欢的状态,心情平静而富足,趋于平淡,回归本真。回到家里,坦然做自己,不管对方是什么状态,我可以安心的做我自己。
我的他依然拥有浪漫的情怀,时不时制造一些小惊喜,然后迫切的期待看到我受宠若惊的表情和给他一个大大的赞。
爱情如何保鲜,这是个一直讨论的话题。
前两天他对我说,嗨,亲爱的,今天是7月19日呢。我愣了一下,哦。然后心里想,这是什么日子呢?领证纪念日、结婚纪念日、不是啊,什么日子呢?今天有什么节日呢?后来隐约想起来,可能是我们的恋爱纪念日。我说我们晚上一起吃个饭吧。
后来想想,天哪,这岂不是一年要过很多节日,除了各类节假日和商家造出来的“节日”,还有彼此的生日、爸妈的生日、孩子的生日、结婚纪念日、领证纪念日,现在还加一个恋爱纪念日......还好,不用去记什么买房纪念日和买车纪念日。
————此处应该有个分割线————
以上是我坐上车后,用语音输入的内容,然后启动车,打开樊登读书,上班路上听了一本《热锅上的家庭》,里面介绍了家庭疗愈师对一个看似大女儿青春期叛逆导致的家庭不和,实则是夫妻两人关系冷却,同时又无法摆脱自己原生家庭的束缚(主要是心理上的)而导致的家庭系统的原因。
心理师说得很多去除表面现象直击本质的话深深触动了我,是呀,我们每个人都很难摆脱童年时期我们间接接受的对婚姻的理解,要么是重蹈父母的路子,过着和父母一样的婚姻生活;要么是和父母完全不一致,走相反的路子(这也是完全受影响),因为在心底深处,有一个声音在隐隐提醒自己“我应该这样的,否则就不对”、“我不应该这样,我不希望像我妈(爸)一样”。可是这是一种好事还是坏事呢?
我们应该如何做才是比较好的状态呢?如何在活出自己、不委屈自己和保持家庭持久和睦中找到平衡点呢?什么时候该忍让,什么时候该发脾气?育儿也是,和长辈相处也是。
如果说两个人是一种双人舞,保持节奏你进我退,我退你进。那在整个家庭中,所有人的诉求和自身原生家庭及文化理念带来的不同,如何奏响一曲和谐和睦的交响曲呢?家庭真是一门大学问。
家庭、婚姻、亲情、爱情,你怎么看,欢迎讨论。我突然对此一无所知了,之后可能得多涉猎这块领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