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有《白夜行》、《嫌疑人X献身》做前垫,所以从心理上也没想过是部温暖人心的作品。再加上书名《恶意》的直白表达,只望文生义也会心生一丝惧怕。更何况,封面是整体炭灰色,标题则采用醒目的白色,视觉的冲击力都有一种被压迫感。
整部作品看完像是做了一个旋转座椅,一开始的印象到后面全部彻底颠覆,堪称推理小说佳作。在读完的那一刻,不禁再次向东叔致敬,伸出大拇指,表达敬佩之意。
说说,我的浅薄感悟。那就先从书名开始吧!恶意,心底萌生的恶毒之念,也是犯罪杀人的动机。人们总会习惯顺着常规的理解,假设理由是正确的。野野口,恰恰抓住了这一点,看穿了警察的弱点。处理对被告有利的证据比较严谨,处理对被告不利的证据则倾向于宽松,设下圈套,巧妙的引导警方,走入错误的侦查方向。
第一误导,野野口的手记中与日高的对话,尤其是杀猫事件,将冷酷、凶狠、残忍、愤怒的魔鬼形象根植于外人的心底。第一印象的先入为主,奠定了他再次映入视线时的代名词。
第二误导,作家这个行业的特殊性与个性已被标签化。好像特立独行是这一类人们所特有的行为方式,即便是与常人有背离也可以理解,因为是作家吗?!
第三误导,让本应接受惩罚的杀人凶手变成受害人,而被杀害的日高反而变成世人唾弃的对象。厚厚的大学笔记八本,二HD规格的磁盘八张以及两大本装订成册的稿纸。物证可以证明野野口是日高的影子作家。
第四误导,编造与日高前妻初美的恋情,不惜搜罗初美的独身照片,偷走初美遗物中的一条围裙,购买世界闻名珠宝品牌的金项链,编写七年前5月10日的旅行申请表。设计巧妙,无人证实。当事人已车祸而亡,身边的人怎能知晓这隐匿的私情,再说以这种非正常的恋情为引,更能为下一步的熊燃的仇恨做铺垫。
第五误导,将人的视线聚焦在初美与野野口的交往,而这部分恰恰是野野口本人的手记。还不,想怎么写就怎么写!任意的描绘,肆意的杜撰,继续加深人们的印象。初美,弱小无助的女子,渴望得到关怀;野野口,一见钟情的冲动,无法克制情感思潮,;日高,忙于创作疏于对娇妻的关爱。三方理由听起来,太顺理成章了,拍手称快的绝妙。
第六误导,应该到这儿推算,日高也有杀人动机存在。野野口没有完全的放满戏份,又外延了如何通过与日高探讨作品,借用初美的提醒之语“我先生好像在骗你”。弦拉到这个程度,就期待着加贺能举一反三了。恰好他就按这个顺序,推测野野口是日高的影子作家,正中下怀的又一次佐证了诱因。
第七误导,野野口继续胡说八道。 与初美的恋情东窗事发,权当被迫。深夜潜入日高家后院,试图将其杀害,也看起来合乎逻辑。为配合完美的演出,特意叮嘱,惠美托运的物品什么时间返回,一定麻烦通知一声。又一次出现两个物证,一是被放置于纸盒大小方块纸箱,用透明袋子装着的一把小刀;二是挖空《萤火虫》一书内部,藏着的一卷录像带。杀害未遂,反倒聪明反被聪明误,擒住把柄作为要挟的利器,再次将日高的凶神恶煞进行强化,甚至可以用恶魔来诠释。
第八误导,还是出自野野口的手记,被强硬的抢夺八本旧笔记,希望结束这种捆绑的关系,再次将日高罪恶的嘴脸显露。将日高的形象完全彻底的摧毁,贬低日高的人格,甚至让外人都有一种死有应得、死有余辜的痛快。
就像佩服《百夜行》中笹垣一样,佩服年轻的加贺,不放过一点一滴,一丝一厘的细节,甚至可以跳出原有圈子,大胆推测,相信直觉,执着追查到底。加贺确定并坚信,只要不是真的,一定会有破绽。为什么一切看起来这么完美又顺利?这是不对的。加贺的最初判定方向是正确的,真正的杀手,一定是当天进入过日高家的人,并且锁定藤尾与野野口。两人均出具不在现场的证据,显然,藤尾的杀人可能性小,排除她后就只有野野口。
推翻所有物证均为伪证,还是要赘述一下加贺敏锐的寻找发现的三大疑点。
疑点一:影像带是伪造的,里面拍摄的内容全是假的。
证明:问题出在影子!七年前日高家的庭院里,共种了两株八重樱,成双并立。照片上樱树的影子只有一道。
推断:影响带所有内容都是假的。
疑点二:那中指上的茧,是因握笔而产生的吧?真够大的。
证明:写作、教书,所有的讲义全用打字机处理。
推断:那一大堆作品并非写于从前,而是临时加工赶制出来的。
疑点三:《死火》原型辻村平吉,那位烟火师傅,一眼认出了当时去玩的孩子,他指的是日高邦彦。
证明:日高剽窃野野口小说,这一说法,根本是无稽之谈。
推断:所有作品均为日高原创。
此书的绝妙之笔。
首先,推进式。没有大起大落,是在不经意间被设下的圈套,一点点勒紧。就像被放在锅里的青蛙,悠然自得地享受惬意的水温,却忽略掉,在锅的下面还有炉子的事实。每到读者觉得乏味就会抛出一块诱食,不自觉的衔起慢慢享用,殊不知已掉入猎人的陷阱。
其次,杀人武器,镇纸。利用原有日高的物件,只会让人认为是冲动之举。其实,野野口也被用了唐•培里侬的粉红香槟。只是确定镇纸还在原处,便假惺惺的当礼物,送给理惠。当时看见香槟,我还迟疑了一下,难道想用下毒香槟酒害死日高夫妇?事后再看,这也过于幼稚了。
最后,最终的杀人动机——恶意。青少年时期,野野口母亲不自觉地流露出的那份轻蔑,“日高是个非常好的少年,又是你的恩人,你和藤尾正哉曾经联手欺负他,他却反过来救了你。”想想也够可怕,这样的恩德反而招致了怨恨。因为在日高面前野野口不可能没有自卑感,长大成人了,又不得不陷入忌妒日高的泥沼。这世上最不能输给的人竟然率先一步,成为作家,野野口的人生是多么坎坷,不但没能成功,还得了癌症。心里的封印是在意识到死亡的那一刻解开的。野野口无法忍受,就这么抱着对日高的恶意离开人世,而引燃了这股恶意的。恶意的源头却是日高握有野野口过去的秘密的这一事实。